2025-10-22 07:52:49
司法赋能营商“沃土”
——娄底法院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通讯员 吴雅琴 梁成文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梅花
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娄底法院坚持以审判管理现代化为抓手,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通过机制创新与深挖内潜,推动涉企案件办理提质增效,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司法保障。经验做法先后获《人民法院报》头版、中央政法委微信公众号专题推介,并得到省市级领导多次批示肯定,两起案例入选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娄底经验”。
精细管理,筑牢涉企案件“质量生命线”
“审判质量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尤其是涉企案件,直接关系市场信心与发展活力。”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征明介绍,法院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构建起覆盖案件全流程的监管体系。
节点管控“无死角”。依托“一张网”数据平台,娄底法院对涉企案件的立案、分案、开庭、文书签发等关键节点实行动态监控,异常情况实时预警。对重大敏感、疑难复杂的涉企案件,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严格落实“阅核制”,相关文书一律由院庭长阅核,发回重审、执行终本等十个方面一律层报院长审批。2025年以来,娄底法院发回涉企案件仅14件,有效防止“程序空转”,提升司法效率。
数据研判“指挥棒”。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成为法院工作的“体检表”和“指挥棒”。娄底法院建立“每周提示、督办跟进、限时整改、领导约谈”管理模式,每周制发审管提示,每月梳理发改案件台账,每季度开展数据研判会商,推动各业务条线精准施策、补齐短板。
评查纠错“动真格”。实现上诉、申诉涉企案件随案评查全覆盖,对发回改判、申诉信访案件进行院外专家评查。成立案件质量评查领导小组,对发现问题及时点评、限期整改,并将评查结果与法官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直接挂钩。2025年以来,娄底法院共评查涉企案件143件,发现并整改问题20个,倒逼办案质量持续提升。
智联协同,跑出涉企审执“加速度”
面对企业“急难愁盼”,娄底法院以“智联协同”为突破口,打通堵点、根治痛点,全面提升司法服务效能。
绿色通道“降成本”。娄底法院全面推行跨域立案、网上立案、电子送达,2025年涉企案件当场立案率达98%以上。通过繁简分流,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审”,简案平均结案时间缩短至45.75天,有效减轻涉案企业的诉累,节约司法资源。畅通“线上+线下”企业诉求反馈机制,“营商码”平均反馈时间仅9.5天。为减轻企业负担,查、扣、冻结企业基本账户及重要财产一律由院长审批,2023年以来累计为困难企业缓交诉讼费1702万余元。
根治超限“树权威”。娄底法院严控扣除、延长审限,涉企案件扣除、中止、延长审限一律层报院长审批。开展“清积提质”专项行动,对长期未结案件实行周通报、月调度,通过院领导包案、个案督办等方式,2025年以来共化解涉企长期未结案件97件,有效维护司法权威。
破产重整“赋新生”。娄底法院严把破产案件入口关,建立不予受理院长审批制。打通府院数据壁垒,通过“金融超市”推送重整信息。推行“1+N”府院联动机制,与税务、金融等部门联合设立破产援助资金,注资100余万元。探索“司法+行政”公益清算机制,畅通经营主体退出渠道。其中,“星天伟业”破产重整案仅用97天审结,创下破产审判的“娄底速度”,助力企业重获新生。
创新机制,构建涉企纠纷“化解新格局”
如何实现涉企纠纷“案结事了人和”?娄底法院以机制创新推动实质解纷,走出了一条多元共治的新路径。
多元调解“聚合力”。娄底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行业协会等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类型化专业调解工作室24个,对接调解组织96个,采取“示范性判决+多元调解+速裁”模式。坚持院庭长每周下沉综治中心调解大案、难案,2025年以来,娄底法院共调撤疑难复杂涉企案件4474余件,成功化解娄底某医院与某资产管理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严某等诉嘉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等群体性纠纷,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领导包案“作示范”。娄底法院出台《案件阅核工作实施细则》,压实院庭长带头办案责任。建立“四层五环节”调解机制,由承办人、庭长、分管领导、院长四层级,在立案、审判、执行、破产、信访五环节全程调解,明确所有涉企案件一律先行调解,标的额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承办法官、庭长、分管院领导先行调解,没有达成和解意向的一律由院长组织调解。建立权责清单,完善全员考核机制,激励干警“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内生动力和工作热情。
标杆案例“树规则”。娄底法院聚焦涉企高发纠纷,将个案化解经验转化为类案处理规则,通过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召开新闻发布会、送法进企业等方式,强化宣传引导,规范交易行为。常态化开展“法治夜校”等暖企行动,深入园区、企业“把脉问诊”,赢得经营主体广泛好评。
从“一张网”动态监管到“营商码”快速响应,从“星天伟业”破产重整的“娄底速度”到千万元标的案件的院长参与调解,娄底法院以审判管理现代化为牵引,以数字化应用为翅膀,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司法根基。
“法治既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也是其核心保障。”李征明介绍,下一步,娄底法院将继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努力让审判工作成为法治化营商环境中最具活力、最富效率、最可持续的坚强后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司法力量。
(原载《湖南日报》2025年10月22日09版)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