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摊“安家” 为民生“增温”——攸县春联街道找准流动摊贩“治理密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1 15:16:2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周浩 张婵

一条曾让摊贩赖以维生、却也长期困扰城市管理的马路,在湖南攸县春联街道柘合社区完成了它的蝶变。攸州府小区门口从前以路为市、杂乱无章的马路市场,不仅堵塞交通、影响环境,更成为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如今,这里焕然一新:一百多户流动摊贩全部迁入占地2600平方米的“流动摊贩便民服务点”,科学分区、设施完善、规划有序,既保留了市井烟火气,也实现了还路于民。昔日杂乱的“堵心路”已成为“畅通道”,“马路市场”也转型为“暖心市集”,这一转变彰显着攸县春联街道以民生为导向的治理智慧。

解“两难”:从“堵心”到“舒心”的民生回应

“以前在这里,车根本走不动,买菜也要警惕车辆,太闹心了!”提起曾经的马路市场,居民刘先生满是无奈。而对摊贩李阿姨来说,占道经营同样苦不堪言:“风里雨里守着摊,灰尘大不说,还总担心影响交通。”一边是群众“菜篮子”的刚需,一边是城市环境与安全的要求,马路市场成了摆在街道治理面前的“两难题”。

“不能简单‘一禁了之’,要让摊贩有‘去处’,让群众有‘便利’。”春联街道以“为民办实事”为出发点,给出了破题思路。街道没有采取强硬清退措施,而是先深入摸底100多户摊贩的经营需求,精准规划便民服务点的功能布局;随后联合城管、交警、社区志愿者组建50余人的专班,分设清洁整治、警戒、引导、保障四个工作组,全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协助搬运货物到对接专属摊位,细致举措让摊贩们“搬得顺心”,也让居民们“看得舒心”。

促“共赢”:从“散乱”到“规范”的蝶变之路

流动摊贩便民服务点的投用,不仅解决了占道经营的“老问题”,更实现了摊贩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服务点内,熟食、生鲜、果蔬等区域划分清晰,避免了以往的经营混乱;遮阳棚、夜间照明等设施一应俱全,破解了摊贩“日晒雨淋”的困扰。“现在有了固定摊位,环境干净,顾客也愿意来,生意比以前还好!”李阿姨的话道出了众多摊贩的心声。

对城市而言,这场“退路入市”彻底改变了此前道路拥堵、垃圾遍地的乱象,周边居民出行更加安全通畅,城市形象也得到显著提升。“以前出门得绕路,现在散步路过服务点,买点新鲜菜特别方便,这才是真的为民办事!”居民的好评,正是对这场治理实践的最佳认可。

谋“长远”:从“清零”到“升级”的治理进阶

“取缔不是重点,而是将‘地摊’升级为‘城市会客厅’的起点。”春联街道党工委书记的话,揭示了治理的深层逻辑。地摊从来不是城市的“包袱”,而是民生需求的“窗口”,关键在于以精细化治理平衡“烟火气”与“整洁度”。

目前,该街道正持续完善服务点的水电、消防等基础设施,下一步更将推动形成社区、城管、商户多方自治合力,通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让便民服务点既保持活力又规范有序。这种“疏堵结合、服务为先”的治理思路,既守住了城市的“体面”,又留住了民生的“温度”,为地摊经济与城市建设共生共荣提供了可行范本。

从杂乱的马路市场到规范的便民服务点,春联街道的实践证明:只要始终站稳“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立场,用精准施策回应群众需求,就能让“小地摊”撑起“大民生”,让城市在发展中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