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走稳特色共富路丨湖南日报要闻

  湖南日报   2025-10-21 07:35:15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衡阳,共同富裕是一个核心指标和关键导向。最新数据显示,衡阳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61,为全省最低。比值越低,意味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越小,这是衡阳走稳特色共富路的有力说明,更是百姓“钱袋子”渐鼓、“好日子”底气更足的见证。

“十四五”以来,衡阳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截至2024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较2020年分别增长45.7%、35.4%,达6254.85亿元、3916.1亿元,居全省第二位、第四位。

强底子,干事创业有“劲头”。始终把产业作为共同富裕的“硬支撑”。“十四五”以来,引进中航、比亚迪、京东等“三类500强”企业,推动特变智能工厂等113个重大项目落地。激活了存量企业潜力,制造业税收达54.3亿元,占税收比重为24.3%、较2020年提升8.4个百分点。成功培育出一批国、省级产业集群,建成智能衡器计量、钟表产业等特色园区。优质企业和项目带来优质岗位,大家干事创业劲头越来越足。

促融合,扩渠增收有“奔头”。促进共同富裕还要打破城乡壁垒、拓宽增收渠道。“十四五”以来,全市建成乡村车间1373个,吸纳5万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家门口就业”从愿景变为现实。同时守牢“粮食安全”基本盘,粮食加工产值每年增长6%,2025年预计达200亿元。农业产业现代化带动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优服务,生活保障有“甜头”。共富既要“富口袋”,也要“富生活”。“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6.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下。“三纵三横一环一连”高速网全面建成,实现县城融城“半小时经济圈”。落实教育资助17.48亿元,惠及学生212.46万人次。建成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86家养老机构、2085处社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超75%。社会保障网不断织密,就业、出行、教育、医疗越来越便利。

美环境,宜居家园有“看头”。好生活,离不开好环境。“十四五”以来,衡阳市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约束性指标全部达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美丽乡村431个。改造老旧小区1381个,建成口袋公园160个,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3.7%。新增高品质公共文化场馆面积超12万平方米,居全省第二。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了常态。

衡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衡阳将从四个方面加力:再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让干事平台更广阔;再升级一批特色产业,让增收渠道更宽广;再推动一批基础建设,让民生保障更暖心;再落实一批环境优化行动,让家园颜值更亮眼。(黄洋 唐曦)

(原载于10月21日《湖南日报》第3版)衡阳走稳特色共富路-----湖南日报数字报刊

责编:吴雅敏

一审:吴雅敏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