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供销大集”拓宽农产品出村进城“新销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8 17:13:46

近年来,郴州市供销合作联社牢记“服务三农”宗旨,紧扣扩内需、促消费部署,以破解农民“三盼”需求为核心,从社区“供销小集市”试水到县域模式验证,再到全市“供销大集”平台升级,逐步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推动农业从“产得出”向“卖得好”转变。

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串联年货节、小集市等活动26场,结合桂东村厨大赛、临武龙狮争霸赛、宜章旅发大会等县域特色活动,累计销售农产品770万元,“供销大集”已成为推动郴州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重要平台。

(一)锚定文旅热点,筑牢人气基础。将大集布局在裕后街等文旅核心区,借千年古街底蕴与游客基础,设置主题打卡点、非遗演出,两届活动日均流量达3万人次,实现“文化引流+产品销售”双提升。

(二)创新运营机制,凝聚协同合力。建立“供销社主导+社有企业承办+协会协同”机制,市社统筹方向、争取专项资金,社属全资公司具体执行,可视农业联合会整合资源,形成“共建共商共办”格局,激活多方合力。

(三)统筹系统资源,汇聚优质农货。按“市级统筹、县域推荐”原则,动员11个县市区供销社精选产品,重点推荐龙头企业、合作社、非遗传承人的产品。第二届大集创新“3+3+3”模式——每县3款小吃、3款果蔬、3款以上特色农产品,构建“郴味”产品体系,实现一站式采购。

(四)拓展外部合作,延伸服务链条。对接湘菜促进会、志愿者协会、旅行社等主体,推动大集从“单一展销”向“农文旅融合”升级。联合湘菜促进会设小吃体验区,联合志愿者协会办文艺演出,引入旅行社带团推介,形成多链条增值。

(五)丰富活动形式,提升参与体验。打造“美食+文化+娱乐”复合场景,首届融合端午文化与药食同源理念,第二届设立满额抽奖活动,第三届增设“疆品入湘”专区、高校直播带货,结合裕后街历史文化节设打卡集章、非遗表演,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

(六)整合宣传渠道,扩大品牌影响。构建“主流媒体+新媒体+网红引流”矩阵,线上通过郴州发布、红网预热,专设视频号、抖音号持续推送内容,邀本土网红视频、直播宣传;线下以电梯广告、宣传单等同步覆盖。联动县市区社、参展企业、协办合作企事业单位集中宣传,实现全域传播。

(七)强化调研复盘,提升办集精度。坚持“事前问需+事后优化”相结合,每期大集前召开专题座谈,邀企业代表议选址、选品,活动后及时复盘,梳理问题优化方案,让大集贴合市场与群众需求。

(八)搭建电商平台,推动常态运营。创新“供销+高校+双创”模式,联合郴州技师学院开展直播带货,供销大集首场专场冲至抖音粮油调味榜第6名。指导学院开设助农账号,组建学生团队休市期间“每日开播”,推动大集从“阶段性活动”转向“常态化运营”。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进一步打造“郴品郴味·供销大集”品牌,推动场景延伸、强化功能集成、规范运营管理,让“供销大集”成为促进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抓手。

责编:陈淦璋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