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三重治理逻辑

廖胜刚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7 20:10:28

文/廖胜刚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诞生于枫溪之畔的“枫桥经验”,历经甲子而历久弥新,其生命逻辑深深扎根于“民为邦本”的千年沃土,澎湃着“人民至上”的时代强音。这面飘扬六十余载的旗帜,其精髓正是牢牢把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真谛。从“发动群众”到“群众主动”,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协同”,从“化解矛盾”到“预见风险”,“三重跃迁”,正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鲜活实践,是一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治理能力深刻变革。它深刻诠释了“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的历史辩证法。

“发动群众”到“群众主动”提升治理“主体性”

治理之道,首在得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刻之变,在于推动群众从治理的“旁观者”跃升为“主人翁”,真正点燃蕴藏于人民心中的主体性之火。传统的“发动群众”曾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然而,时代奔涌向前,必须超越单向度的“发动”,实现群众由“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由“被动响应”向“主动作为”的历史性跨越。这不单是方法之变,更是治理理念的根本升华,旨在唤醒人民这座“富矿”,使其成为治理奔流不息的“源头活水”。

引活水,重在浚泉源。核心在于构建激发主体活力的制度环境与实践平台。要“以百姓心为心”,通过健全基层民主协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直通车”,创新共建共治载体,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议事、能决事、能成事。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村级预算由村民票决;北京胡同的“小院议事厅”,居民共商环境整治……生动实践昭示:赋予群众实打实的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让“民声”定“民生”,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便能如“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在点滴参与中茁壮生长。这正是“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的磅礴伟力。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当亿万群众真正成为基层舞台的“主角”,其内蕴的积极性、创造性必将如大江奔腾,势不可挡,汇聚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磅礴洪流,筑牢我们执政兴国最深厚、最坚实的人民根基。

“单打独斗”到“多元协同”织密治理“合力网”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治理现代化,尤忌力量分散、各自为战。过往“单打独斗”基层治理模式,常因条块分割、资源匮乏,导致治理出现盲区、效能陷入瓶颈,如同“小马拉大车”,力有未逮。新“枫桥经验”的破题之钥,正在于打破壁垒、融聚众力,构建起以党的全面领导为“定盘星”的“一核多元、协同共治”严密体系,织就一张回应时代之问的“合力之网”。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党的全面领导,是这张巨网的“纲”与“魂”。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主心骨”与“主引擎”作用,确保协同方向不偏、力量汇聚。在这一“定盘星”引领下,政府依法履职尽责,社会组织扬其所长,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法治力量守护公正,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多元主体“如臂使指”,各展所长、各尽其能。这要求健全协商议事、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行动协同的运行机制。“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贯通条块阻隔,“红色物业”联动社群力量,无不是攥指成拳、变分散优势为系统胜势的生动写照,展现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磅礴合力。

这种有机协同、效能倍增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它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精准转化为“集中力量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的基层实践效能。这不仅是一次治理方式的升级蝶变,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基层沃土上的鲜活绽放,有力推动了社会治理从传统“一元管控”向现代“多元共治”的深刻转型,为破解世界性治理难题贡献了卓越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化解矛盾”到“预见风险”筑牢治理防火墙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中华优秀传统中深邃的忧患智慧,照亮着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跃升,在于推动治理重心从事后“灭火”向事前“防火”转变,着力构筑防患未然的“防火墙”。这如同国医圣手,不仅精于“妙手回春”,更追求“上医治未病”,于“草摇叶响”处察风险,于“青萍之末”止祸端。

如何下好风险防控“先手棋”?关键在双轮驱动、同频共振。一者,善用科技“利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打造“城市大脑”“智慧平台”,实现对社情民意、风险隐患的实时监测、精准“画像”与智能预警,真正做到“月晕知风,础润知雨”,提升风险预见的“千里眼”精度。二者,厚植群防群治“根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百姓心为心”,发挥网格员、老党员、志愿者等“前哨”“触角”作用,织密覆盖城乡的感知网络,让细微风险无所遁形。唯有科技赋能强支撑,群众路线固根本,二者交融贯通,方能形成“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主动治理新局。

这一战略转向,标志着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提升。它要求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见微知著功夫,更是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老智慧赋予时代新义。通过关口前移、源头防控,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增强社会韧性,将风险隐患化解于萌芽、消弭于未然,牢牢掌握维护安全稳定的战略主动权。筑牢这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方能确保社会既充满勃勃生机又保持井然有序,为中华民族阔步迈向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夯筑最坚实的安全基石,守护朗朗乾坤、国泰民安。作者系湖南信息学院特聘教授、吉首大学教授

责编:郭朵朵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