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新创客③|“乡”味咖啡师张春萌:用“黑暗料理”激活本土风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6 15:46:08

【编者按】​​

在湖湘的山水城乡间,一股新鲜而蓬勃的创业力量正悄然涌动,他们并非远行的候鸟,而是深耕故土的“归雁”与“新苗”。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有新农人用智慧科技激活沉睡的资源;新媒体的浪潮中,有小镇青年用镜头构建传播矩阵;传统技艺的传承中,有匠人为老行当注入时尚灵魂;文旅融合的探索里,有创客将国潮风韵转化为独特体验……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县域发展的脉动,在“小”天地里创出了“新”事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为此,“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联合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小城新创客》专栏,原汁原味地呈现这群“新创客”“新农人”“新传承人”最真实的创业心声、最鲜活的奋斗故事和最亮眼的创业项目。听他们娓娓道来,看他们如何用脚步丈量乡野,用智慧点亮商机,用情怀书写担当。

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来自街头巷尾、充满烟火气息与创新活力的故事,能够吸引更多有志青年看见县域的潜力,感受创业的温度,进而选择扎根湖湘广袤的县域,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敬请关注。

【创客名片】

姓名:张春萌

职业:咖啡师

年龄段:00后

创业地点:怀化市中方县

【创客故事】

2024年,在怀化市中方县花桥镇,一家名为“张同学咖啡馆”的小店悄然开业。它的主人,是返乡青年张春萌。这里飘出的咖啡香里,混合着豆腐脑的清新、杨梅的酸甜,甚至还有霉豆腐的醇厚。这不仅仅是一间咖啡馆,更是一位青年“新创客”用创新思维活化乡土资源的生动实践,为花桥镇的乡村振兴画卷添上了一抹靓丽的青春色彩。

青石板路旁,一面小小的招牌在暖阳下格外醒目——“张同学咖啡馆”。推开门,咖啡豆的浓郁香气扑面而来,但菜单上“花桥豆腐脑拿铁”“花桥龙场杨梅小蛋糕”“花桥霉豆腐吐司”等字样,又瞬间将人拉回到熟悉的乡土情境中。这家店的创始人张春萌,一位带着城市阅历和对家乡深情回归的年轻人,正用她的方式,为小镇注入新的活力。

“我希望顾客喝到的不仅是一杯咖啡,更是属于花桥的独特味道。”张春萌一边制作招牌的“豆腐脑拿铁”一边介绍。她将本地鲜嫩的豆腐脑巧妙融入丝滑的拿铁中,创造出一种奇妙的分层口感和独特风味。而选用当地龙场杨梅熬制的果酱做成的小蛋糕,酸甜可口,充满了山林气息。最大胆的尝试莫过于“霉豆腐吐司”,她将家乡特产霉豆腐精心调配成抹酱,与烤得焦香的吐司碰撞,产生了令人惊喜的咸香风味,从“黑暗料理”逆袭为备受好奇食客追捧的“隐藏菜单”。

这家咖啡馆的开业,迅速成为了花桥镇的一个新话题。它不仅为镇上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时尚的社交空间,也让老一辈乡亲眼界大开:“原来咱们这的土特产,还能这么吃!”这里逐渐成为一个连接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多元文化聚点,丰富了当地的休闲文化生活。

张春萌的创业实践,其意义远超一家咖啡馆本身。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她成功地将“乡土资源”转化为“创意产品”,为当地特产找到了增值的新路径,展示了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他们带回来的不仅是资金,更是新知识、新理念和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这股力量,正悄然改变着乡村发展的逻辑。

眼下,张春萌正计划与附近的农户建立更稳定的合作,未来还希望开发更多具有花桥特色的文创产品。她的“张同学咖啡馆”,正从一个创业梦想,成长为一个小镇的新地标,更成为一个窗口,让人们清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湖湘青年正选择归来,用智慧和热情扎根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出品人:刘建光

统筹:唐志军

策划:蒋小康 周媛晖

摄制: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杨森

文字:周媛晖

后期:谭康

设计:李珈名

湖南日报社机构融媒体中心、中方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责编:周媛晖

一审:周媛晖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