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伟瑜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6 12:30:00
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邹伟瑜
10月14日7时,长沙南站,G6307次列车整装待发。孩童兴奋地贴着车窗,情侣们翻阅着巽寮湾攻略——这趟开往大海的列车,将在4小时后抵达惠东海畔。与此同时,惠州北站里,湖南籍旅客李建国带着从老家来的亲友换乘景区直通车,“现在高铁直达,接家人来玩比以前方便多了。”
奔赴场景的背后,是惠州约100万湖南籍常住人口构筑的深厚情感根基。2024年末统计,惠州市611万人口中,每6人中就有1位湖南人。如今,随着广汕高铁等线路开通,惠州北站成为串联粤港澳大湾区与湖南地区的“黄金枢纽”,也让跨越山海的湘粤情谊,在人员流动与文旅融合中愈发紧密。
(惠州北站,“深惠半小时经济圈”核心站。 视频截图)
枢纽升级:高铁拉近百万人“第二故乡”
“自2021年12月开通至2025年10月,车站累计发送旅客782万人次、到达旅客699万人次,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到发旅客达24.5万人次。”国铁广州局惠州北站值班站长王璐的话语中透着自豪。这座铁路枢纽,已开通京港高铁(赣深段)、广汕高铁等线路,省内覆盖广深潮汕,省外直达长沙、武汉等城市,成为“深惠半小时经济圈”核心站。
惠州地处珠三角东翼,与湖南衡阳、郴州等地铁路线距离仅数百公里,空间优势让湖南成为惠州外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2024年1月10日,惠州北站顺势开通前往湖南的常态化高铁线,每日开行惠州北至长沙南、岳阳东的始发列车,形成覆盖湖南经济腹地的线路布局。
如今,湘惠间高铁每日开行已达6对,最快运行时间压缩至3小时57分,较原来的普速列车快近6小时。
王璐告诉记者,随着广惠城际北延段开通,“湾区大号地铁”直达广州白云机场,更打通了区域联动“最后一公里”。目前湖南至惠州累计运输旅客超114.6万人次,今年已运送60万人次,暑运上座率持续保持95%以上。
交通便利,吸引湖南人前往惠州。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2024年GDP达6136.39亿元,石化、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蓬勃发展,大亚湾建设高峰期便吸引数万湖南籍技术工人入驻,不少人在项目结束后选择留惠创业就业。更具吸引力的是生活成本优势——惠州房价仅为深圳的三分之一,薪资却普遍达到5000至8000元,对湖南劳动力形成虹吸效应。
叠加“湖广填四川”“两湖填两广”的历史迁徙渊源,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湖南籍工人参与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建设后定居形成的“一人在惠、全家跟进”链式效应,如今的惠州街头,湘菜馆遍布、湘音萦绕,早已成为很多湖南人的“第二故乡”。
(惠州西湖“苏堤玩月”“玉塔微澜”等景致让游客流连忘返。 邹伟瑜 摄)
文旅融合:串起“山海惠州+湖湘”图景
百万湘籍人口形成的赴惠州“探亲+旅游”需求,通过高铁串联起“山海惠州”黄金旅游线,成为湘籍游客的热门之选。“惠州北站增开湖南方向直达列车后,探亲流带动的旅游消费已成重要增长点。”惠州市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陈凤介绍。
惠州西湖景区的“苏堤玩月”“玉塔微澜”景致,让来自长沙的张女士一家流连忘返,“早上还在橘子洲头散步,中午就能在惠州西湖吃上东坡宴。”这份便捷体验,让越来越多湖南人把惠州当作休闲度假首选地。
惠东县巽寮湾20多公里海岸线更具吸引力,今年以来接待湖南游客超10万人次,同比增长35%。当地商家精准把握湘籍游客的口味偏好,推出“湘味海鲜”融合菜系,海鲜美食街延长营业至凌晨两点,让湖南游客在感受海风的同时,也能尝到熟悉的家乡味。双月湾的“双湾三海”景致同样备受青睐,海龟自然保护区今年已孵化放流海龟500余只,科普馆与海边栈道成为湘籍家庭亲子游的热门点位。
为进一步深化“高铁+文旅”融合,惠州围绕湘籍群体的需求优化“美景+美食+温泉”产品体系,推出精品线路与联票;开通高铁站至景区直达巴士,实现交通与景区无缝衔接;联动沿线城市开展文旅消费季,强化“坐高铁游惠州”品牌。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惠州接待游客396.5万人次,旅游收入35.35亿元,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第5,这组数据的背后,离不开百万湘籍人口的深情奔赴与消费助力。
暮色中,G6185次列车驶离惠州北站。车窗内,游客们翻阅着海景照片,相约重游。这条往返湘粤的高铁线,载着两地交融的情谊和故事,驶进更远的日子。
责编:欧小雷
一审:邹伟瑜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