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5 21:28:24

撰文丨徐杨
仰天大笑出门去,秋日登高仰天湖。
仰天湖在郴州西南80公里处,这片位于南岭北麓骑田岭山系的高山草原,平均海拔1314米,面积6万余亩。仰天湖本是第四纪冰川期馈赠的一个死火山口,水面20余亩,又被称作“地球上的一滴眼泪”,其南、北向溪流分属珠江、湘江水系。这里草原浩瀚无边,巨佛摩天高卧,瑶民淳朴热情。国庆前几天,几位资深摄友邀蜗居已久的我到仰天湖一游,我慨然应诺,好不快哉!

江南的“呼伦贝尔”
早上7点,老袁驾越野车接我们到市郊吃了砍肉粉,上郴州大道西行,又转212省道南行。仲秋时节,这条线路最适合自驾。车子在山腰上蛇行,沿途多野花野草,时见三三两两黄墙黑瓦的瑶族村舍,古朴而幽静。
行驶约30公里抵保和乡月峰瑶族村。村子平均海拔650米,瑶民依托自然景观和瑶族风情,打造了“神农洞”和“月峰瑶族风情园”等文旅项目。令我稀奇的是,村里还较为完整地保留了“瑶王节”、穿瑶服、唱瑶族山歌等典型的瑶族文化。瑶王广场有着民族服饰的美少女选唱《盘王大歌》中的片段,如讲民族起源的《盘王出世》歌:“盘王出世南京十宝洞,刘家姐妹合为婚。生下六男又六女,分成十二姓瑶人。”讲迁徙的《十二姓瑶人游天下》:“瑶人出世武昌府,发来世上路遥遥。漂洋过海又过界,进入广东乐昌县。又到广西平地县,一路行来一路愁。”还有讲爱情的山歌:“隔山望见妹穿青,人无言语水无声。丢块石头试深浅,唱支山歌试妹心。”这《盘王大歌》蛮有味道,我想买一本,上网一查,版本参差不一,要几百上千块一套,只好暂时作罢。

一路前行,不久抵平均海拔750米的仙鱼岭村。老袁找来几个年长的瑶民供我们采访,一盘姓老人捧着水烟筒讲述道:村前这条河叫土坡河,河谷中有座鱼形石山,相传有鲤鱼精迷恋这里的山水而停止了洄游,整日与鱼精、虾精、蟹精等嬉戏为乐。鲤鱼精死后,身体原地化为一座石山,山上现存有一座古庙叫“鱼鳞庙”,故村名“仙鱼岭”。
从空中看,石山如一条鲤鱼正奋力摆尾,逆流而上。土坡河通临武县武水,流入韶关与浈水合流后称北江(珠江北支流)汇南海。
沿山路继续上盘,翻过山头抵原南溪乡(现属北湖区鲁塘镇),路两边漫山红遍的野杜鹃花早已谢幕,再往上开即到了仰天湖大草原。

下了车,见停车场挂粤牌的车辆居多。秋风吹过,草原绿波起伏,气温降至20°C左右,四方豁然开朗,高山逶迤,厚厚的灰云擦地而过,6万亩草原铺开一幅无边的绿毯,呼吸间满是青草和野花的清香。草原核心区——那片20余亩的天然湖泊——湖水清澈如镜,倒映出流云和层层青灰色的山峦,别有一番秋日的风味。
仰天湖草原是少见的高山草原,一年有九个月的草期,称“江南的呼伦贝尔”。它是离粤港澳最近的大草原,其最高点海拔1350米,而北边300余公里处的南岳衡山,其最高点祝融峰海拔1300.2米,对比仰天湖草原的平均海拔1314米,和6万余亩的面积,即可想象这高山草原的高耸和广阔。因海拔1314米暗合“一生一世”的寓意,被迷恋数字的人们演绎成了象征爱情的福地。

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仙女仰天在天庭沐浴,着衣时不慎将一玉佩落入凡间,化作了这汪清湖。她下凡来到湖边,却留恋这人间美景,于是化作草原永远躺在了这里。每到清晨,湖面常常有一层薄雾笼罩,据说那是仙女在翩翩起舞。
远处有羊群散布草坡,身边有十几头黄牛埋头啃草不止,对我们的到来毫不在意。时有鸟儿拍翅降在牛背上,高调叽喳,给草原平添了几分生机。云团掠过,草与天接,饱肚的牛儿静卧在草丛中美美地反刍。因山高风大,故树少难长,牧草贴地而生,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然花草芬芳,溪水潺湲,帐篷星布,古堡森然,山脊上,一长溜风车在悠悠转动,令人恍若进入了世外桃源。
此时草色还未转黄,各色野花点缀其间。一队队骑着马的男女游客在马夫的绳牵下缓缓前行,而骑术无碍的游客可以信马由缰独自驰骋。骑马是我最爱的项目,老袁叫来几匹马,请我们免费体验半小时骑马奔驰的感觉。马夫小陈给我们讲解了骑马要领,然后就一人一骑,踩镫、坐直、握缰,先跟着小陈慢慢悠,找到感觉后,我就稍微自由地发挥了起来,骑着马在草地上以安全的速度跑了几大圈,算是过了把“聊发少年狂”的瘾。

与高大的战马不同,这些马比较矮小,但脾气、耐力都好,属南方山地马,过去在南方普遍用来拖车、负重、爬山,现在改行成了文旅马,在水草丰美的仰天湖长得油光发亮,肌肉跃然。
下了马,我跟老袁他们说,历史上仰天湖一带也曾是刀光剑影的战场。北宋初,瑶民聚居在湘、粤、桂广袤千里的南岭山地,因为不缴赋税又不服徭役,引得湖南汉人蜂拥迁入,致朝廷税收减少。官府于是广设关卡,提高盐税榨取民脂民膏,从而在庆历三年(1043)激起了桂阳监(辖郴州、广东连州、韶州、广西贺州)数千人的瑶汉大起义,与官军鏖战于仰天湖、莽山、永州华阴洞等地,历时五年。最终首领唐和于庆历七年(1047)冬接受招安,朝廷也同意大幅减少盐税。

梯田里,有肥美的禾花鱼
去金仙寨,只为看那尊与石山浑然一体的仰天巨佛。
沿公路西行十公里许,抵一山脚停车场。下车一看,四周野草萋萋,灌木丛丛,最抢眼的是覆盆子,鲜红欲滴让人受不了,于是放肆摘吃了个饱。悠然一望,对面的石山果然如一尊半躺着的巨佛,而佛顶的金仙寨已深藏南岭腹地700余年。

巨佛山在桂阳、临武县和北湖区交界处,归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2015年成立)管辖,海拔1277米,原名高峰山,山顶有一庙,建于元末明初,是观日出和云海的佳处。
我们爬到观景台,眼前的绝壁石山顿时变成了一尊佛像的侧面,五官轮廓肉眼可辨,目测其头顶至下颚足有300余米,头颅宽200余米,花岗岩山体身躯长3000余米,覆盖着离离青草,堪称华夏奇观。巨佛仰面朝东,眉轻低,眼半闭,枕山岭,显得恬静而安详,似乎在探寻深邃的宇宙。
老袁说,若晴天来,日出或日落时分可见巨佛身披金光,庄严壮美,运气好的,观云海日出时还可看见空中的一轮佛光。

巨佛山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期,站在观景台,你可以看到弧状的大扇石门,那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石裂纹肌理,宛若原始时代无名艺术家随意刻下的抽象大画,又似人们需要恪守的内心经纬。几十米长的巨佛垂耳下方,积着一堆小山般的碎石块。
我们沿着一条砂石公路开到巨佛山顶去看金仙庙,庙很小,寒酸简陋。离了巨佛山,越野车顺主干道往西下盘。两边的梯田在秋日里泛起金黄,再过一旬多农人就将开镰收割。山上的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分布,海拔较高处是针阔混交林,枫香、乌桕、楸树都已停止了生长,即将披上黄中带红的秋衣。随着海拔逐渐降低,可看到更低处的常绿阔叶林和竹林在秋风中摇摆起伏沙沙作响,好像在诉说瑶乡的古今变迁。
盘旋10余公里后,海拔降到1100米左右,抵永春村。
村子颇大,原是永春乡驻地,现为永春、芙蓉、大塘三乡合并后的仰天湖瑶族乡驻地,位置在北湖区西南,境内层峦叠嶂草原辽阔,森林蓊郁飞瀑流泉,还有风光清丽的黄茅水、田池洞水两条小河。
永春村近年来逐步“出圈”广受关注,主要是梯田和禾花鱼的缘故。村民就着高山坡势将稻田一层层筑在山坡上,是为梯田。一块块形状不一大小各异的梯田,满驮着欲熟未熟的一丘丘稻谷,从山上递延到了山脚,构成了一幅饱满醉人的丰收景观。永春梯田没有紫鹊、龙脊梯田那么大气,却移步换景,温婉可爱。老袁说,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观赏永春梯田的最佳时节,这时秋收已过,梯田满水保养,在阳光下波平如镜,层层叠叠,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瑶寨,美不胜收。而在出朝霞或落夕阳时,梯田又变得五彩斑斓,如梦如幻,有如大地上的万花筒,令人陶醉。

看了梯田,自然要吃禾花鱼。禾花鱼之美名始于永春,其实就是将小鲫鱼、小鲤鱼仔放养在高山梯田里,任它们吞食落水禾花,快乐生长,故鱼儿野性十足,肉里饱含禾花香,且肉质肥嫩,骨软无腥,蛋白质高,味道鲜美无比,成了“岭北一绝”。
眼下正是吃禾花鱼的旺季,老袁在村边找了个可靠的农户,带我们下田去抓正宗的禾花鱼,按斤论价买。于是乎,我们脱了鞋,撸上袖子,卷起裤管,体验了一把“泥腿子”摸鱼的乐趣。

刚下田,鱼儿硠跳冲撞不肯就擒,溅得脸上身上都是泥水,可稻田毕竟水浅,稍后我们即习得了门道,一摸一个准,直往木桶里丢,待丢满了,即兴高采烈地拎到街上,寻一家合眼的店子进去加工,先油炸、水煮各一盆,剩下的都油炸带走。
半个时辰过去,两盆禾花鱼端上桌来,外加一碟酸藠头,一碗小白菜。油炸的色泽金黄,黄焖后撒上小米椒和香菜,好看好吃,水煮的汤白味鲜,入喉妙不可言,清淡玄远。

吃毕,天已黑,满天繁星,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方,让人想起“斗柄西指,天下皆秋”的古谚。驱车下山至谷底,沿107国道回郴州,路边不时有写着“禾花鱼”三字的小店招幌飘闪而过……
瑶家“九大碗”
代表瑶族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宴席菜,是瑶民待客的最高规格。九道菜是高山贡品禾花鱼、瑶家泥鳅煮粑子、高山黄牛巴、仰天湖苦笋、黄精炖乌鸡、瑶家梯田鸭、柴火腊肉、瑶药炖猪脚和月峰酿豆腐。
高山走地鸡
鸡仔一出生即满山野跑,吃天然稻谷和虫子等长大,故肉质优良富含蛋白。以土茶油爆炒则皮脆肉嫩,香辣可口,以瑶药清炖则汤鲜味美,提神益气。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