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视野丨桂阳:“盯”着民生实事走,百姓幸福“暖”心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5 16:03:5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跃华

民生小事,是家门口的路好不好走;民生大事,是千家万户的喜乐忧愁。如何让“民生”二字从政府工作报告里“走”出来,变成老百姓实实在在摸得着、感得到的温暖?今年以来,桂阳县人大常委会化身民生“答卷”的特别“监考人”,用一场场深入一线的调研、一次次开门见山的询问,紧紧“盯”着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助力桂阳的民生福祉画卷越绘越暖。

一本产权证,稳稳的幸福

“真没想到,现在办证这么方便!”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刚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王先生笑容满面。这背后,是县人大常委会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盯”着“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流程优化的成果。今年以来,7483本不动产权证书、3763本他项权利证书陆续发放到群众手中,捧在手里的“红本本”,托起的是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

一条安心路,通往好日子

道路通,百业兴。在人大代表的视察笔记里,记录着道路的变化:过去让人提心吊胆的险段,如今安防设施牢牢守护;曾经坑洼的乡间小路,现已平整拓宽。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行路难”,今年以来推动全县提升安防设施13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28.2公里、新建旅游资源产业道路12公里、建设四里和白水等乡镇通三级公路13.8公里一条条“四好农村路”正成为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安心路”。

一池清泉水,润泽万亩田

“山塘修好了,再也不用为春耕用水发愁了!”望着清波荡漾的池塘,舂陵江镇的种粮大户老李心里踏实了。县人大常委会将监督视角投向田间地头,推动全县完成山塘清淤200座、除险加固130座,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806亩,新增蓄水能力166.55万方维修养护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4处。这一系列“水利民生”组合拳,不仅恢复了灌溉,更润泽了民心。

一个服务圈,兜底暖心事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全县新增城镇就业4333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4600万元,点燃无数创业梦想。

养老“食”事更有味:新建的2个社区老年助餐点2家营养健康食堂“吃饭难”变成“吃好饭”的暖心日常。

健康“守护网”更牢固:设体重管理门诊3个、营养健康社区1个,新增省级卫生村2、市级卫生村3,新增托位260个,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老年人健康管理率稳步提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均达省级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率达100%

一幅新画卷,城乡共美好

监督的足迹,从城市延伸到乡村。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城乡融合发展,推动桂新高速、国省干线改造等“大动脉”加快建设;关注乡村振兴,让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的成果惠及更多农家小院。在教育医疗领域,新建的骏马学校、北腾学校迎来学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桂阳县人大常委会的履职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有的只是对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的持续关注与有力推动。下一步,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和“代言人”,用监督之力让桂阳的民生答卷更加暖心、民心更加舒畅。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