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新创客②|“面包妈妈”黄文韬:身残志坚,用双手揉出幸福生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5 22:46:23

【编者按】​​

在湖湘的山水城乡间,一股新鲜而蓬勃的创业力量正悄然涌动,他们并非远行的候鸟,而是深耕故土的“归雁”与“新苗”。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有新农人用智慧科技激活沉睡的资源;新媒体的浪潮中,有小镇青年用镜头构建传播矩阵;传统技艺的传承中,有匠人为老行当注入时尚灵魂;文旅融合的探索里,有创客将国潮风韵转化为独特体验……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县域发展的脉动,在“小”天地里创出了“新”事业,成为了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为此,“新湖南云”省级技术平台联合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小城新创客》专栏,原汁原味地呈现这群“新创客”“新农人”“新传承人”最真实的创业心声、最鲜活的奋斗故事和最亮眼的创业项目。听他们娓娓道来,看他们如何用脚步丈量乡野,用智慧点亮商机,用情怀书写担当。

我们期待,通过这些来自街头巷尾、充满烟火气息与创新活力的故事,能够吸引更多有志青年看见县域的潜力,感受创业的温度,进而选择扎根湖湘广袤的县域,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敬请关注。

【创客名片】

姓名:黄文韬

职业:面包店店主

年龄段:90后

创业地点:湘潭市岳塘区

【创客故事】

在岳塘区五里堆街道五里堆社区,30岁的黄文韬正站在 “小小の面包”店的操作台前,她的右手握着面团时会微微颤抖,每一次揉压都要比常人多用几分力气,却没耽误她精准地将发酵好的面团放进烤箱。玻璃柜里摆放着刚出炉的吐司,麦香混着奶香漫出店门。这家藏在时代公馆一期商铺里的小店,是她用坚韧与爱烘出的生活答卷。

黄文韬的人生从起点就裹着一层霜。出生时因母亲难产夹到了小脑,让“脑瘫”缠上了她,运动神经像是被无形的线捆住,走路时身体会不自觉前倾,腰杆总挺不直,像是被风推着往前倾,双脚落地总有些踉跄,每一步都得把重心压在脚内侧才敢挪,走快了就晃得像风中的芦苇,得慢慢挪着步子才稳当,手指更是不灵活,掌心的肌张力总绷着,指节弯起来发僵,说话时字句要攒足力气才能慢慢吐出来。

这些年她的手臂因肌张力异常而略显僵硬,胳膊肘总没法完全伸直,垂在身侧时也得刻意松着劲儿才不显得别扭。可提起家人时,她眼里的光会把所有不便都轻轻拂去,指尖在操作台沿蹭了蹭面粉,声音比刚才缓了些:“我的家人是我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的支持,让我一样可以活得很好。”她艰难吐字时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

2018年,黄文韬和丈夫相识相恋,俩人于两年后结婚。四年后,她的身份升级,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这可能是她人生中最勇敢的决定。孩子出生后,她更坚定了信念:“我要让孩子们看到,妈妈可以活得独立而骄傲。”

为了赚钱补贴家用,她试过做平面设计画插画。那阵子她坐在棉垫椅上,把小桌板架在腿上,桌上铺着画纸,右手腕缠着宽宽的弹力带,把笔牢牢固定在手腕内侧。单是固定笔就得花上几分钟,左手按住弹力带的结,右手得反复调整角度,直到笔杆能贴着掌心。画线条时更难,她没法像常人那样灵活运笔,只能把胳膊肘抵在桌沿,用小臂带动手腕一点点挪,画直线时总得描三四遍。

除了插画,黄文韬还尝试做过6年微商,互联网世界里她自由的灵魂开始徜徉,尝试发布商品信息,可这比预想的难得多。每一次打字、传图,由于双手不受控制,黄文韬完成划动和点击动作都比较困难,一条简简单单的“商品上新”她都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即便是这样,靠着执著的信念,她每天坚持在朋友圈更新商品信息,盼着生意能有起色。这份小小的事业给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黄文韬加了不少好友,一来当然是为了销售,二来也扩大了她的圈子,很多网友知道她的实际情况后,给她留言、点赞和鼓励,笑容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她的脸上。

命运的转机藏在2022年的夏天。因儿子喜欢吃面包,但黄文韬考虑到现在很多面包里面都放了不少添加剂,于是,她开始尝试学习自己做面包。第一次揉面时,面团总从颤抖的手里滑掉,她就把面团按在案板上,用手掌根部一点点碾,直到揉出光滑的面团。烤出的第一炉面包有些歪歪扭扭,边缘还带着焦痕,可儿子很喜欢,黄文韬信心大增,越做越多,也越做越好。后来,她的面包不但给孩子吃,也装在小盒子里送给邻居吃。“邻居都说我家面包香,不加任何添加剂,口感细腻绵软,真材实料,吃了还想吃。”黄文韬笑着说。

随着面包的需求量每日剧增,黄文韬萌生了开面包店赚钱补贴家用的想法,得到了家人鼎力支持,丈夫二话不说拿出了家里所有存款,同时在自己父母的帮助下,于今年6月开了这家“小小の面包”店。

每天早上7点,“小小の面包”就开始热闹起来。黄文韬和丈夫揉面、醒面、烤制,分工合作,忙个不停,面团在案板上被反复揉捏,黄油香气裹挟着麦香弥漫开来。“小小の面包”店没有半成品和冷冻面团,橱窗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面包和甜点。黄文韬坚持从原材料开始,手工制作每一款面包,即便制作过程对她来说很辛苦,但对品质的严格要求,让她的面包店开始崭露头角。

​小店开业后,得到了社区以及周边邻居的大力支持,黄文韬则天天守在店里制作面包,看面团的变化,闻烤箱的香气,享受烘焙带给她的快乐。顾客张女士是这家店的常客,“我经常来这家店,这里的面包口感挺棒的,一尝就知道是用优质食材精心制作出来的,感觉这两口子挺努力的,服务态度也好。”在这里,面团发酵的是希望,烤箱烘烤的是坚持,在这间小小的面包店,一股属于黄文韬的热气腾腾的力量正在生长。

说起现在的生活,黄文韬觉得很奇妙。她一字一句说:“我喜欢烘焙,喜欢给大家做面包、点心和生日蛋糕,在全家人的爱和支持下,我觉得过得很幸福。”聊起现在的生活状态,黄文韬止不住的笑意。

夜晚九点多,结束了一天的辛劳与疲惫,丈夫牵着黄文韬一步步往家走。在路灯下,夫妻俩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脚步声叠在一起,踏碎街角的暮色。而那间“小小の面包”在暖黄灯光的夜色里亮着,那光芒里,藏着黄文韬对抗命运的韧劲,藏着母亲对孩子最纯粹的爱,更藏着普通人在生活里揉出的甜。


出品人:刘建光

统筹:唐志军

策划:蒋小康 周媛晖

摄制、文字:岳塘区融媒体中心 唐思雯

后期:谭康

设计:李珈名

湖南日报社机构融媒体中心、岳塘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责编:周媛晖

一审:周媛晖

二审:王宇红

三审:唐志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