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10-15 14:40:07
科教新报全媒体记者 胡荧 通讯员 孙炜 范彦
9月30日清晨,沅江市政通小学的校园里,一场名为《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考试正在进行,教室里伏案疾书的考生是全校的体育教师。校长徐炳泉监考,目光扫过台下每一位认真作答的老师。
“这场考试,考的不仅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徐炳泉在监考后说,“它更像一枚探针,探测的是教育理念在一线教师心中扎根的深度。我们要推动的,是一场从‘教知识’到‘育素养’的静悄悄的革命。”
为何选择体育教师作为改革的“先行部队”?在多数学校聚焦语数外的背景下,政通小学这一决策引人深思。“体育是‘五育并举’不可或缺的支点,”副校长王锋点明关键,“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而体育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是打破‘唯分数论’、践行‘全人教育’最直观、最易感知的领域。”
体育教师郭旺感触颇深:“以前上课,想的是动作怎么教、项目怎么练。现在我们每天自学、线上研讨,更多思考的是如何通过一个游戏、一次合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塑造他们的品格。”
翻开试卷,题目紧密联系教学实际。一道案例分析题问道:“请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在跳绳教学中,超越技能训练,融入对学生坚持、协作等品质的培养?”
青年教师蒋佳的答案来自实践:“我们会设计‘团队接力闯关跳’,不再单纯计数,而是强调组员间的鼓励与策略配合。”
“这场考试考的是‘理念更新’,”体育教研坊坊主杜波说,“它逼着我们审视自己,是否真的从‘体育技能传授者’转变成了‘学生健康生活引导者’。”
理念的革新在操场上得到了最生动地印证。低年级的“小动物模仿操”充满童趣,孩子们在游戏中锻炼协调性;高年级的“团队拓展游戏”则考验着沟通与信任。郭旺指着正在进行的“同心鼓”游戏解释说:“你看,球在鼓面上弹跳,需要十几个孩子协同发力。他们不仅在控制力量,更在学习倾听、配合与包容。这就是核心素养的落地。”
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并未止步于体育。“‘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理论检验+实践应用’的研修模式,为我们语文坊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语文教研坊坊主徐倩表示。
政通小学的这次“赶考”,考的虽是体育教师,实质是基础教育对育人本真的集体叩问:如何将宏大的课标理念转化为每一天课堂上的生动实践。
责编:胡荧
一审:胡荧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