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创意让千年拼布绣“破圈”生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4 19:28:40

当传统非遗遇上青春创意,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湘南幼专”)的大布江拼布绣产学研融合工作室里,一群大学生正以针线与电商、课程与创意为媒,将千年非遗技艺转化为创新创业的“金钥匙”。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拼布绣,更要让他们成为非遗的传播者和创业者。”湘南幼专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谢耀华说。2023年,该校将省级非遗项目大布江拼布绣引入校园,以“第二课堂”形式每周开设两次课程,邀请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娟授课。

“第一次接触拼布绣,我就被那些五彩的布片和精巧的针法深深吸引。”学生胡伊回忆道,“何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将碎布拼成图案,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技艺离我们并不遥远。”

今年5月,何娟与学前教育学院合作成立郴州首个高校省级非遗传承工作室,拟将拼布绣正式纳入手工课程体系,构建起“理论+实践+创业”三维培养模式,学生在课堂学针法技艺、在工坊完成作品创作、在创业项目中实现价值转化。

“手工产品成本高、耗时长,在工业化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何娟的这句话点醒了团队。最初,学生尝试制作拼布装饰画、服饰配件等实物产品,但定价不低的手工作品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经创业导师团队研讨,项目方向果断从“卖产品”转向“卖知识”,开辟“线上课程+材料包”的新路径。

“我们不是教学生‘打工’,而是帮她们‘当老板’。”何娟透露,今年9月,工作室从40余名报名的学生中筛选出5名骨干,资助其开设线上网店,探索“非遗+电商”创业路径,胡伊正是其中之一。

“转型做课程后,我们开始从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胡伊分享,“和团队一起录制教学视频,设计适合新手的材料包。”学生团队打造的“布艺薪火”项目以拼布绣技艺为核心,开发系列线上课程,涵盖基础针法、图案设计等内容,并配套销售标准化材料包。“公司提供启动资金和供应链支持,学生负责运营和客服,利润按比例分成,我们还支付工资。”

除了电商创业外,工作室还将非遗带入中小学课堂,将与郴州多所小学、幼儿园合作开设“第二课堂”非遗课程项目,由工作室培养的学生担任授课老师。“每人负责3所至5所学校,既传播文化,又锻炼教学管理能力。”

“毕业后我想创办自己的非遗工作室,”胡伊充满期待地说,“在湘南幼专的这段经历,让我掌握了技艺、学会了经营,更找到了专业与创业结合的道路。我希望能设计出更多年轻人喜欢的非遗产品,带动更多同龄人加入传承行列。”

(戴响晴 彭嘉玲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