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三翼”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实践进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4 18:29:59

骆朝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通过强化“意识翼”、健全“体系翼”、落实“执行翼”,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认同力、保障力、生命力持续跃升,从而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沿着稳定、科学、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以制度优势保障与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培养意识之翼,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认同力。制度认同是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一项教育制度若能得到教育主体的普遍认同并内化为信念,方可真正被遵循并发挥其应有作用。教育主体的制度意识的有无和强弱,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的建构与落实。长期以来,受“知与行难统一的牵制,教育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制度意识相对薄弱,制度意识的培育尚处于发展阶段。教育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制度意识与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息息相关。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当务之急是提升教育主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制度认同,从思想意识层面培养对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的理解与认同。一方面,增强教育主体的制度认知。通过借助校园讲座、线上课程、主题研讨会等多样化的宣传渠道,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普及、宣传与推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知识和规制,使其准确理解掌握,并将理想信念教育制度观念内化于心;另一方面,促进教育主体的制度认同。通过切实赋予教育主体参与制定大学生思想信念教育制度的权力,使其深入理解制度的制定背景、目标和各项细则,逐渐培养起制度观念,使其以制度意识为自身观念和行为导向,切实落实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健全体系之翼,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保障力。科学、规范、严谨的制度体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基础。“‘制度化’偏重于具有持续演进特点的历时性过程,是一个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的过程,更加强调制度的动态运转和持久效能。”健全制度体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势在必行之举。一是健全组织制度。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心聚力作用,协调相关教育组织机构,以构建上下连贯的工作机制,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的决策者和执行者间的沟通交流顺畅无阻碍,使得信息得以迅速传达,进而实现下情能够及时准确上达的理想成效。二是健全合作制度。一方面,应健全家校合作制度,引导家长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参与者;另一方面,要推动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同,形成区域性理想信念教育大格局。同时,要健全校社合作制度,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践基地、邀请社会优秀人士进校园等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三是健全评价制度。要建立一套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教育成效评价机制,完善教育主体考核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常态化制度运行评估与反馈机制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正常开展

落实执行之翼,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生命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再科学合理的制度,若缺乏有效的执行,也只会沦为形式主义的装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制度如果不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编在手册里,就会成为稻草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建设不仅仅只涵盖教育制度的建立,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制度的贯彻落实。只有把教育制度落到实处,才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的完整过程,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制度功能与作用。一是要明确主体责任。从学校党委、行政领导到各院系、职能部门,再到辅导员、班主任乃至学生骨干,都应明确其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落实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清单。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执行不力、敷衍塞责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压实到人。二是要创新执行方式。要让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制度“活”起来,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传播方式和互动体验,开发富有吸引力的线上学习平台、互动游戏、VR沉浸式体验等,让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活泼,更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信息获取和互动体验的需求。三是完善激励机制。针对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执行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应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培育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对于执行不力、效果不佳的,要进行批评教育乃至问责,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理想信念教育制度执行生命力绵延不绝。

(作者单位:郴州技师学院。本文为2025年郴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