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4 12:33:12
周末在成都发生的一起小米SU7 Ultra严重碰撞事故,再度引发外界对这家快速崛起电动汽车品牌的安全性关注。
△网传视频截图
13日下午,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一份警情通报显示:2025年10月13日凌晨3时18分许,我市天府大道南段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经初步调查,当事人邓某某(男,31岁)驾驶川AC****9号小型轿车···与前方同向由李某驾驶的川AA****3号小型轿车发生碰撞,随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机动车。
据目击者对澎湃新闻回忆,尽管车身焚烧严重,但涉事小米车辆外观并未出现明显变形,整体形态仍然较为完整。“外车门是个电子锁,当时无法打开。”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和雷军没有对“车辆事故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一事发表任何评论。小米客服针对事故的解释是,车辆检测到碰撞信号会自动触发整车解锁。实际上,碰撞和起火都已经成为事实,但车辆的主驾驶车门却没有解锁。
SU7 Ultra是小米汽车的性能标签,上市时曾创造3天锁单1万辆的成绩,由于供不应求,一度出现了在二手车市场加价销售的情况。相关信息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该车在终端市场已经卖出超1.26万辆,位居国内市场50万元以上轿车销量排行版冠军。
本次车辆成都起火事故,让小米汽车此前重点宣传的电池安全和门把手设计再度引发了质疑。据小米SU7 Ultra在汽车之家的参数配置显示,车辆搭载的为三元锂电池,由宁德时代生产。
△小米SU7 Ultra 公开显示的参数配置表
雷军曾在小米SU7的技术发布会重点讲解了电芯倒置设计——在碰撞或热失控发生时,火焰或冲击力会向下释放,而非朝向车内乘员,为救援争取时间。为了解决电芯倒置后重力对电解液的影响,小米还与宁德时代专门研发了特殊电解液。
小米汽车还曾强调,小米CTB电池在防护方面拥有行业顶级的17层高压绝缘防护,尤其是电芯两侧铺设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最高可抵抗1000℃高温。此外,还有全方位14层硬核物理防护,包括3层顶部支撑、3层侧碰防护、8层底部防护结构。
在第131集的小米汽车答网友问中,小米汽车声称小米SU7 Ultra电池包底部使用的防弹涂层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器件等,例如装甲车的防雷板,军车铠甲,防弹头盔等,具有抗爆防弹效果。
这一次在成都发生的事故中,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尚未给出涉事车辆发生事故时的速度,但通报中提到的“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与小米汽车问答中的“模拟了车辆高速撞墙、加速度超过60g时”同属于极端碰撞工况,可能是造成车辆起火的原因。关于电池包的状况,只能等待后续调查结果。
门把手是另外一个争议点。和小米SU7一样,SU7 Ultra也是采用了固定式的半隐藏门把手设计,在内部有微动开关,可以轻松实现电动解锁。小米汽车声称,这一设计比早年纯机械结构的“上翻式半隐藏门把手”打开更为轻松,不需要物理抬起把手合页。
有评测博主拆开了小米SU7门把手的,发现小米SU7的门把手的确没有机械结构,是电控开关。在正常状况下,这样的设计的确有利于轻松打开车门。但车辆发生碰撞断电的紧急情况下,这种设计可能成为致命缺陷。
中保研数据显示,配备电子门把手的车型在侧面碰撞中车门弹出成功率仅67%,远低于机械门把手的98%。
与此同时,小米SU7车内设计的机械拉手位置比较靠下,外门把手没有机械拉手,所以当车内驾驶者昏迷或者无法自主救援时,车外救援者只能通过砸开车窗,再伸手拉动车门内底部机械拉手;或者只能切割破开门框结构进行救援。不过不管哪种方法,耗时都比较久。
一位参与救援的人士回忆,有人利用门把手破开一般车窗玻璃后,仍然无法打开主驾驶车门。不久后就出现明显的爆炸声,他们怀疑是电池爆炸,因此参与救援的人就远离了车辆。
小米SU7 Ultra的这一起事故,再一次引发了针对电池新国标、隐藏式门把手新国标的讨论。
2026年7月1日起,中国将实施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也称为2025年电池新国标),重点强化电池安全标准,新增多项测试要求,包括热扩散测试——电池热失控后需做到“不起火、不爆炸”,烟气不得危害车内人员,旧标准为起火前5分钟报警。新增的测试项包括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测试。
小米汽车声称,小米汽车所有车型电池包均坚持超高标准开发,小米SU7、小米SU7 Ultra、小米YU7电池均达成2025年电池新国标。
今年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修改单公开征求意见。
《要求》禁止了全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设计,并要求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配置机械释放功能,并确保操作空间不小于60mm*20mm*25mm,以提升事故救援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标准建议于2027年1月1日实施。不过,现存的包含隐藏式车外门把手设计和未配置机械释放功能的车辆应该如何处置,尚未有定论。
新湖南综合澎湃新闻、界面新闻、36Kr、汽车之家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何尚武
三审:熊佳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