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10-14 11:35:16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4日讯(通讯员 李艳芳)睡眠障碍困扰着众多人群,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睡眠健康服务的“前沿阵地”,其诊疗能力提升至关重要。10月10日至11日,“湖南省基层睡眠门诊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在长沙顺利召开。此次培训班由湖南省睡眠研究会睡眠基层工作专业委员会与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联合主办,吸引了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20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与,为基层睡眠诊疗事业注入新活力。
培训班专家阵容堪称“星光熠熠”,汇聚了国内睡眠医学领域的多位资深专家。其中包括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汤永红、张平、张凤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苏晓丽,湘雅二医院谭立文、彭道泉,湘雅三医院雷立芳、吴金泽等教授,云南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民族医药护理研究所及葫芦绿诊技术研发培训中心邹海舰教授、伍中艳老师、郑晶晶老师,重庆市中医院李陈渝教授,以及长沙市中医医院李艳芳教授等。专家们围绕基层睡眠门诊建设与诊疗的核心议题,带来了既贴合政策方向又具备实操性的精彩分享,从中西医结合、心理干预、病例实操等多个维度,为参会学员搭建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堪称一场“干货满满”的学术盛宴。
培训班的一大亮点,是将“AI银离子筋膜松解术”这一前沿非入侵式生态疗法推向基层医疗视野。该技术的“全国临床实训基地”已正式落地长沙市中医医院,为技术的推广与实操培训提供了坚实平台。
为让参会学员更直观地了解这项技术,会场特别设置了“AI银离子筋膜松解术”沉浸式体验区。学员们可近距离观摩技术操作流程,亲身感受这项无创技术的特点——无需侵入式操作,在睡眠障碍及相关疼痛问题的干预中具备独特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温和、安全的治疗选择。这一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睡眠干预中部分疗法依赖药物或有创操作的局限,为基层睡眠诊疗开辟了新路径。
中医药在“治未病”和慢性病诊疗中优势显著,而睡眠障碍恰好是适合“中西医结合、防治并举”的病种。培训班充分展示了长沙市中医医院睡眠门诊的特色诊疗模式:一方面,运用认知行为疗法(CBTI)、放松训练等现代心理行为干预手段,从心理层面帮助患者调整睡眠认知与习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中医药特色非药物疗法,如定制汤药、养生保健茶、耳穴压豆、刮痧等,实现“心身同治”。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模式,不仅能更全面地干预睡眠障碍,还能帮助患者减少对安眠药的依赖,逐步重建自然睡眠节律,契合当下“绿色诊疗”的健康理念,也为基层医疗机构打造特色睡眠门诊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培训班通过政策解读、技术实操讲解、样板门诊经验分享等多元形式,为基层医疗机构送去了睡眠门诊建设的“实战手册”,提供了更丰富的诊疗工具,有效提升了他们应对各类睡眠障碍的能力。
长沙市中医医院院长李波表示,基层医疗机构是服务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基层睡眠诊疗能力,能让更多睡眠障碍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服务。未来,随着此次培训班所传递的规范化建设经验与新型诊疗技术逐步推广,基层睡眠健康服务网络将更加完善,有望让更多人告别辗转反侧的焦虑,拥有安稳入眠的夜晚。
责编:洪学智
一审:洪学智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