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4 10:14:53
名片
刘超,衡阳技师学院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他有形有感有效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成为校园里民族团结进步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先后获湖南省职业教育培训“优秀教师”等20余项荣誉,2023年该学院获评“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2025年9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刘超“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
“课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让每堂课都成为民族团结的‘播种机’。”刘超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在刘超看来,要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理论学习必须走深走实。多年来,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融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更让这些理念走进学生思政课堂。“各民族就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才有力量。”思政课上,他结合鲜活案例,用学生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讲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让抽象的理论变成具象的认同。
为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起来,刘超花了不少心思。他组织集中宣传活动,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手册送到学生手中,逐页讲解民族政策;牵头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长廊,把石榴籽、石榴花等象征民族团结元素融入设计,成为校园“红色风景线”;建立“民族团结进步之家”,各族师生分享家乡美食美景、歌舞文化,在共学共事共乐中拉近距离。
“光有理论还不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团结力量。”刘超策划系列特色活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声有色”。他指导教师用实践教学、微课、案例分析等方式,把民族团结故事“搬”进课堂;在国庆、七一等节点,组织“国旗下的讲话”“厚植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征文演讲比赛,吸引学生参与,增强民族自豪感;发起“青春政当时”微课展播,打造学生实践学习交流平台,用年轻人的语言、视角和方式,推进党的理论入脑入心。
援疆培训工作中,刘超更是花了大量精力。“我们不仅给新疆学员‘输血’,更要帮他们‘造血’。”他设计理论+实践培训模式,邀请专家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辅导,为学员提供“真材实料”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培训中,他关心学员的学习和生活,“要让学员在衡阳感受到家的温暖”。
“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要落实在每一件小事上。”刘超像一位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如今,衡阳技师学院民族团结进步氛围日益浓厚,各族师生亲如一家。
责编:潘华
一审:赵瞳铱
二审:李昆励
三审:谭登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