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优化调整专业规划,提质赋能发展新局

余倩 李慧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13 08:32:48

为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贡献度,2024年10月以来,湖南文理学院系统谋划并全面启动深化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工作。此项改革是贯彻落实学校深化改革三年攻坚行动部署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系统性、分步式的优化调整,构建与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学校通过召开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教学负责人例会、专业负责人代表座谈会以及深入开展专业优化调整调研等多种形式,宣讲国家与省级层面的相关政策导向与实施方案并最终确定了学校专业优化调整方案。为确保方案顺利推进,校领导与各教学院书记、院长逐一开展面对面交流,深入解读方案精神,广泛听取意见,有效凝聚了改革共识。2025年2月,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开展专业内涵重塑、专业优化调整专题讲座,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统一思想。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学校坚持分类施策,针对不同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多措并举推进改革。优化专业布局:持续加强五大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增设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方向,果断对部分专业实施招生规模限制、停招乃至撤销。深化内涵建设: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点及示范性特色学院的建设力度,推动现有专业的交叉融合与内涵改造重塑。健全评价机制:创新构建基于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含对口就业率、本省就业率、本地就业率)、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学生申请转出率以及在校生规模、办学条件等多维度的专业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专业预警、限招、停招决策模型。夯实条件保障:学校从加强组织协调、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强化规划统筹、完善评价评估、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为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稳步推进,实现目标。2025年,学校撤销专业5个、停招专业16个、新增产业发展急需专业1个,改造升级15个国家、省级一流专业点,招生专业数由2023年的67个下降到47个2027年,将在进一步撤销1个专业、停招29个专业的同时,新增合成生物学、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智慧农业、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7个产业急需专业。届时,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将实现整体优化,理工农医科专业占比以及招生规模调整到60%以上,生物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优势学科群基本成型,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格局。

责编:李杰

一审:李杰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