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瘫”到“动” 脑卒中偏瘫患者迎来康复新机遇

  大众卫生报   2025-10-11 10:16:13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1日讯(通讯员 曹政庚)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传统的药物与康复训练虽有一定效果,但许多患者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何突破康复“瓶颈”一直是医学界探索的难题。近日,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偏瘫的患者实施了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VNS),手术效果满意。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脑卒中后神经功能重建的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众多因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康复希望。

李先生今年3月因“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接受了紧急开颅手术,虽挽救了生命,但术后遗留了左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后,其左侧肢体的活动能力仍改善有限。半年来,左侧肢体活动不便是他心中最大的困扰。

抱着对恢复功能的迫切期望,李先生来到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神经外科主任罗忠平教授带领团队对其病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考虑到患者处于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的平台期,团队经过深入研讨和充分论证,决定为其施行一项前沿的神经调控技术——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通过植入体内的神经刺激器,发放微弱脉冲电流,刺激颈部迷走神经,进而调节大脑神经网络活性与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重塑的一种先进疗法。该技术此前广泛应用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和抑郁障碍的治疗,近年来在脑卒中、脑外伤后运动、认知等功能康复领域的应用展现出巨大潜力,犹如为“沉睡”的神经通路安装了“起搏器”,重新激发大脑的学习与修复能力。请输入图注

在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神经外科团队为李先生成功实施了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监测各项指标平稳。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李先生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目前,李先生在配合术后程控和系统性康复训练中,其左侧肢体的肌张力、运动协调性等方面已显现出积极的改善趋势,为他后续的功能恢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项技术的开展,不仅为脑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也体现了该院神经外科紧跟医学发展前沿,不断挑战技术难关,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罗忠平教授表示,医院将继续探索和推广此类神经调控技术,让更多郴州及周边地区的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先进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重拾健康,回归正常生活。

责编:许建

一审:许建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