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瞳铱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9 23:07:09
新湖南客户端10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赵瞳铱)10月8日,2025年雨花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暨“月满华诞・非遗相伴”湖南雨花非遗馆建馆十周年系列活动落下帷幕。自10月1日启幕以来,宝庆瓷刻、江永女书、宝庆烙画等7项非遗大师专场轮番上演,中秋月饼制作、集章赢好礼等互动活动同步开展,以“沉浸式非遗体验”为双节假期注入浓厚文化气息。
(市民游客欢聚湖南雨花非遗馆。)
“本次活动,我们在非遗馆中厅主舞台特设大师展演区,搭配氛围布置,每日一场大师专场,不仅能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看绝活,还有主播以及自媒体爱好者现场直播、拍短视频,记录活动盛况。”湖南雨花非遗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共同展示女书作品。)
10月1日,宝庆瓷刻传承人刘金铎以“一锤定音无草稿”技艺启动袁隆平院士玻璃锤画创作,后续每日创作受到游客“追更”;10月2日,中华泥书传承人刘上四用泥土为“墨”、木板为“纸”创作,引游客探寻“泥土写字的秘密”;10月3日,江永女书传承人李爱莲以吟诵配书写,唤醒对女性非遗的关注;10月4日,长沙剪纸传承人刘志敏剪中秋玉兔、国庆灯笼纹样,并指导小朋友互动;10月5日,王艳萍凭“烙铁作画”展现宝庆烙画神奇;10月6日,中秋免费月饼制作人气旺,金石拓印传承人邓世静教游客拓中秋纹样;10月7日,向金菊以中式插花雅致收尾,曾壹楠古琴伴奏表演获广泛好评。
(市民游客积极参与互动体验。 以上图片由湖南雨花非遗馆供图)
互动体验同样收获好评。本次活动设置大江金工、宛雏吟古琴社、王胖子炒货等8大非遗打卡点,以 “关注转发领集卡本、集章赢小积木” 的形式,吸引多名市民游客参与,他们兑换礼品,喜笑颜开。市民反馈中,“能玩能学”“比逛景区有意义”“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成为高频评价,不少家长表示,带孩子来不仅打发时间,还能让他们了解传统技艺,比在家看手机强多了。
活动收官当日,馆内特设“非遗成果展”,集中展出刘金铎玻璃锤画、王艳萍烙画、向金菊插花等优秀作品,以及市民参与体验的剪纸、拓印习作,吸引不少市民专程前来 “打卡收尾”。“从1号看到8号,每天都有新惊喜,今天看展览就像回顾整个假期的非遗记忆。” 市民周女士说。
湖南雨花非遗馆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旨在通过 “大师展演+互动体验” 的形式,让非遗 “潮” 起来。未来,馆方还将持续推出非遗主题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常态化体验,让更多市民游客走进非遗、了解非遗、传承非遗。
责编:洪晓懿
一审:赵瞳铱
二审:李昆励
三审:刘乐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