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10-09 16:18:31
石门县湘佳永兴学校 唐蒲玉
那年秋初,我走进初三班教室。阳光洒在课桌上,门牌微亮,但异常沉寂——李同学趴在课桌上,陈同学座位空荡荡,覃同学在争执。那一刻,我意识到,这教室需用心浇灌。
李同学上课走神,作业字迹潦草。午休时,我发现他躲在楼梯间,攥着发皱的成绩单。我没有责备他,问:“有困难吗?”他沉默后低声说,父亲认为他考不上高中,不如早点打工。李同学因父亲常年在外务工,自暴自弃。我不急于说教,而是约定每天放学后一起整理笔记。渐渐地,他的作业变得工整,眼神开始发亮。期末考试后,他拿着有进步的成绩单,主动告诉我说:“老师,我爸说……下次回家要请你吃饭。”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一盏灯,哪怕只是微光,也能照亮某个角落。
陈同学的座位常常空着,他总溜去操场后的老槐树下发呆。问他原因,他就说:“教室太闷,想喘口气。”我没批评,说:“下次想喘口气告诉我,我陪你去。”他愣住了,没想到我竟然这样回应。后来,我让他负责自然角,照料绿植,他每天浇水记录,比谁都认真。班会课上,他分享心得:“自由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同学们笑了,他也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少年的心像风,与其筑墙阻拦,不如教会他们辨别方向。
覃同学成绩好但脾气急,常因小事争执。一次因值日问题与邻班同学争吵,我未评判,而是问:“若你们是值日组长,会如何安排?”两人愣住后一起讨论,最终制定了值日表。后来,我让覃同学担任“冲突调解员”,他起初嘟囔着嫌麻烦,但渐渐学会了耐心倾听。毕业前,他在作文里写道:“以前我觉得拳头能解决一切,现在才知道,语言比拳头更有力量。”
教育不是磨平棱角,而是让每块石头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三年后,教室阳光明媚。李同学考上了职校的汽修专业,陈同学爱上了生物,覃同学则成了校辩论队的主力。毕业典礼上,他们送我向日葵,上面的卡片写着:“老师,只要朝着光,影子就会躲在身后。”
教育是播种,非雕塑;用心浇灌,可见生命之美。这是我的故事——关于等待、理解和相信。
责编:梁淑怡
一审:梁淑怡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