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助餐服务惠民生 守护幸福“夕阳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9 15:57:43

助餐服务惠民生 守护幸福“夕阳红”

——靖州积极探索老年人助餐服务新模式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雷丹

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总人口27.34万,全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19万人,占19%。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持续加剧,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靖州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民生实事项目紧密结合,围绕降成本、保运转、优服务、可持续,积极探索“两式两化”老年人助餐服务新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建成老年人助餐点位7个,累计服务老年人达9万余人次。

能人带动,互助式服务为助餐服务“强能”

清晨,靖州渠阳镇河街社区退休党支部书记刘良英早早起床,急忙赶往河街社区助餐点,向5名和他一样已经退休的干部简单安排好工作后,这支自发组建的志愿服务队便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像刘良英这样在助餐点自发服务的退休干部和热心公益人有100余人,他们已经在河街社区助餐点工作1年有余了。

2024年3月,河街社区助餐点正式开始运营。为了带动更多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发挥“银发”服务社区余热,该社区积极发动低龄老年人和热心公益人成立河街社区老年人协会,组成一支互帮互助的志愿服务队伍,采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为该社区老年人提供餐饮服务。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队既降低了助餐点运营成本,又极大地增强了老年人的参与感和社区的凝聚力。

面向社会,开放式经营为助餐服务“造血”

“一荤一素一汤,刚刚好,实惠口味又好,不够还可以加菜。”65岁的宋阿姨在渠阳镇梅林社区助餐点用完餐后,向食堂大师傅付了8块钱。

“我们社区老年人多,社区工作者对餐饮经营管理没有经验,所以助餐点采取外包经营模式,实行微利收费、有偿服务”,梅林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崔献亮说道,“开展对外营业,目的是弥补运维经费不足问题,不能全靠政府扶持。”

助餐服务既通过对外营业增强“造血”功能,同时也注重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关照。面向社区“一老一小”特殊群体,该助餐点每天为特困人员提供免费助餐服务,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按每餐8元的成本价收取餐费。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打通“线上点餐、线下配送”服务,日均送餐100余份,实现日盈利200元以上。

各方参与,多元化支持为助餐服务“减负”

“米20袋,油10桶……”9月25日早上,渠阳镇飞山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晓正在清点某爱心超市送来的米、油等生活物资,这已经是今年来第六次收到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了。

“今年我们社区已获得慈善超市、爱心人士捐赠价值2万余元的助餐物资”,李晓边整理物资边说,“这些物资是用来给助餐点用的。”

社会、政府齐参与,社区助餐服务发展才更可持续。社区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捐赠米、面、油等物资,大大减轻了助餐点的运营压力。此外,社区免费提供老年人助餐场所,并负责日常水电费用;县民政部门负责对场地进行适老化改造,提供厨具、餐具、厨房电器等全套设施,通过“政府统筹+社会公益捐赠”的运营方式,保障助餐点正常使用,并可持续运营。

强化督导,精细化管理为助餐服务“护航”

“食堂要注意卫生,购买食品一定要注意保质期。”9月25日下午,该县纪委监委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监督检查小组,在河街社区助餐点食堂检查食品安全情况。

为推动助餐点有效稳定运营,一方面,各社区积极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强化日常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倡导节约用水、用电、用气和光盘行动。另一方面,该县纪委监委以深入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会同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督和跟踪指导,通过专项督查、走访群众等方式,围绕食堂管理制度、账目开支、菜品质量、卫生状况、收费标准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开展明察暗访,针对发现问题及时登记梳理、汇总反馈,同步提出意见建议、限期整改,确保老年助餐服务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责编:易鑫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