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9 09:21:1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向恩茜
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舞蹈教室,常能见到身姿挺拔的刘仲春,或凝神示范,或轻声点拨。十余载光阴,他以舞步为笔,以讲台为卷,编织舞蹈艺术的经纬,更以春风化雨般的师者情怀,滋养一代代舞者芳华。他的足迹从专业舞台延伸至乡村田野,将美的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土地。
匠心铸就艺术底蕴
刘仲春的艺术之路,铺陈着深厚的专业基石。师从舞蹈家刘福洋,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表演与创作基础;北京、三亚歌舞团首席演员的经历,赋予他丰富的实践真知与艺术张力。
作为艺术学硕士,他深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之道,始终致力于将学术深度融入生动的舞台表现。他是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表演艺术家联合会副秘书长,这些身份不仅是业界对其专业造诣的高度认可,更彰显了他推动舞蹈事业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这份融精湛技艺、深厚学养与行业责任于一身的综合底蕴,为他日后“以舞化人”的育人之路,奠定了坚实而深远的基础。
德艺双馨的育人诗篇
真正的育人者,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德行的示范者、艺术的传承者。德艺双馨,方能育桃李满园。清晨练功房,学生们屏息凝神,观摩刘老师完成高难度旋转——精准流畅,落地无声,宛如“活的舞蹈教科书”,这功底凝聚着对舞蹈专业的严苛与热爱,刘老师始终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们传授他丰富的舞蹈经验与技巧,每一次教学都不辞辛劳亲身示范。
他的关怀远不止于课堂,更深深融入与学生们相处的日常点滴之中:2023年6月26日,学生王楚锐在深夜排练时不慎扭伤脚踝,刘老师得知后立刻背起他赶往医院,全程陪护、宽慰不断;次日清晨,他又带着热敷包和扭伤药出现在宿舍,那份无声的关切令王楚锐眼眶湿润。
“舞者先修心,心正则舞美。”这是刘仲春始终秉持的育人理念。怀着对艺术教育的一片赤诚,他积极投身“三下乡”支教活动,在田间地头、在乡村校园,用质朴而真挚的肢体语言,点燃孩子们对艺术的向往,将舞蹈的快乐与力量传递给乡村儿童。他不仅教会他们用舞蹈实现自我超越,更引导他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如何直面挑战、于困境中寻得出路。刘老师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艺术服务人民、回馈社会”的坚定信念。
刘老师将理论转化为解读《我们》《军鞋》情感密码的钥匙。他“因材施教”,为学生定制个性化路径,让学生在《火棘果情满山崖》中感受民族生命力,在《梦回草原》中体味深沉乡愁,在《罗敷行》中触摸传统脉搏。这不仅是审美能力的锻造,更是艺术思维与人文素养的深层滋养。
舞台与讲台的双重荣光
创作之魂,闪耀三湘:其作品《火棘果情满山崖》《军鞋》《故乡》《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来》《再续禾下梦》《锦绣良缘》《罗敷行》等作品在省级赛事中屡获佳绩,接连在“欢乐潇湘”、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独舞比赛、青年文化艺术节、湖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等赛事中斩获一等奖、文学艺术奖及银奖。其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多元,情感真挚,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大奖。
舞台华章,见证担当:他常常执导大型艺术活动。2021年,担任娄底建党百年晚会执行导演兼艺术总监;同年编创《国礼》在全省“百团百角唱百年”激烈角逐中跻身前十并获奖。2022年,执导并主演红色原创歌舞剧《蔡和森》,他塑造的蔡和森形象,再现了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获省市赞誉。2023年,其艺术版图拓展至央视,担任CCTV7《谁是终极英雄》原创晚会总导演,展现出色综合驾驭能力。
他的成就远不止于舞台聚光灯下的璀璨,更体现在对学术与研究的深耕。他公开发表的20余篇省级学术论文,是他对舞蹈教育长期思考的结晶。基于深厚的学养与公认的实践成果,他主持或参与了多项舞蹈创作、研究及教学改革项目,累计获得经费近200万元。这不仅是对其专业能力的充分肯定,也为持续探索艺术教育创新、孵化优秀作品提供了坚实保障。
他像一位辛勤的园丁,以心血浇灌,静待每一朵艺术之花的绽放。
向美而行的永恒追寻
刘老师以优雅从容的舞者风骨、严谨求真的学者态度和温暖无私的师者仁心,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这片土地上,日复一日地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从聚光灯下的舞台到三下乡的田间课堂,从精研学术的案头到运作百万元项目的实践前沿,他始终步履不停。
当幕布落下,掌声渐息,刘仲春的身影依然活跃在排练厅、在讲台、在创作一线,也在服务基层、传播美育的征途上。他的目光,始终投向更远的未来——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舞蹈人才,让艺术的有生力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舞影翩跹,织就的是永不褪色的艺术岁月;春风化雨,孕育的将是更加绚烂的舞蹈芳华。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