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8 17:18:53
文/李芸祖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至,思念浓,我又想起了远在故乡的母亲,想起了母亲做的月饼。那熟悉的味道,仍深深停留在我的味蕾深处……
与南方不同,大西北的月饼通常是用面粉蒸的千层饼,不用模具,不用包装,一个月饼可以做到五六斤甚至以上。中秋节前几天,母亲就开始蒸月饼。母亲做的月饼,色香味俱全,但制作方法也较为繁琐,和面,醒面,揉面,擀面,抹油,抹香料等,每一道工序都颇为讲究。总之,油要多,料要足,月饼要扎实。
蒸月饼那天,母亲是家里起得最早的人。有时候蒸得多,母亲会在前一晚揉好面。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开始行动。先将发面揉匀,切成几个同样大的面团,随后用擀面杖把这些面团擀成又大又薄的圆饼,刷上一层厚厚的胡麻油,撒上香豆粉,抹匀后,再摞一张饼,继续抹油,撒上姜黄粉,母亲就这样一边刷油,一边撒上不同的香料,胡麻粉、茴香粉、玫瑰酱等大显神通,将几层薄饼变成大大的“千层饼”,每一层都渗出了油,母亲便用小面团将渗出来的肥油蘸干净,盖一张薄薄的面皮,把面皮拉扯到月饼最底下收紧。最后,上面再抹上一层油,一个完整的月饼就完成了。
母亲的点睛之笔是“点缀”,这就是用朱砂似的颜料在月饼表皮上点上梅花形图案,这样,出锅时就格外好看。母亲每次做完月饼都会留下一块面,把它做成小鸟的形状,放在某一块月饼最中间,中秋当晚,和水果一起供奉在桌子上。母亲说,那是给嫦娥仙子过路留的。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接下来就是蒸月饼了。父亲早已将蒸笼放在大铁锅上,加上水并烧开。母亲说,“蒸月饼的笼屉要提前烧热,不能用冷水锅,否则蒸出来的月饼就不劲道。”
母亲在每一层笼屉上都抹上油,把大月饼放在上面,盖上笼盖,父亲则不停地往灶台里加柴火,火烧得越来越旺,盖子上的蒸汽也越来越大,这样坚持一个半小时月饼就熟了。
终于,心心念念盼着的大月饼要出锅了。母亲习惯性地用胳膊肘轻抬一下盖子,用扇子一扇,待热气散开,她端起笼屉就往院儿里跑,整个厨房烟雾缭绕,像极了玉皇大帝的披香殿。母亲把端出去的笼屉晾在院子里,四个大月饼顿时害羞地缩回脸庞,月饼中间可爱的小鸟异常显眼。让人看了就想咬一口。
母亲把蒸好、晾好的月饼切成一块又一块,放在大盘子里,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起来。熟透的月饼色香味俱全,每一层都散发着独特的香味。
中秋结束回到学校,大家都带着各自的月饼相互品尝。当晚,胡麻、香豆和玫瑰的香味散发在宿舍的每个角落,大家尝尝这个,尝尝那个,好不快乐,好不满足。
八月十五的月饼,是妈妈的味道,更是故乡的味道。如今,市面上的一些小月饼,虽然有玫瑰,有核桃,有豆沙等,但我总是吃不惯,总觉得缺少了大月饼的那种香。
又一年中秋时节,我又想吃一口母亲做的月饼了……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