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3 16:58:2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3日讯(通讯员 龙倩)当秋日的暖阳再次洒满醴陵的街头巷尾,当渌江水的波光依旧映照着这座“千年瓷都”的风韵,为期5日的2025湖南(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终于在万众瞩目和依依惜别中,落下了帷幕。
展馆内,鼎沸的人声渐渐散去;展台上,璀璨的珍品一一珍藏;但空气中弥漫的那份因瓷而生的热情、因交流而筑就的情谊,却如同历经烈火淬炼的釉彩,愈发温润、恒久。

一场盛会,一次产业的告白
回望这几日的瓷博会,无疑是一幅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画卷。这不仅仅是一次行业的聚会,更是一次产业的告白。数字或许能勾勒其规模之宏大:341家参展企业、1350个标准展位、来自全球各地的采购商、设计师、收藏家,数万人次的专业观众与市民游客……但真正动人的,是那超越了数字的、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看到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绝代风华”,那或清雅、或绮丽的色彩,那“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极致追求,在聚光灯下诉说着千年窑火不熄的传奇;我们看到了炻瓷的无限可能,技艺高超的工艺美术大师与青年新锐,用他们的巧思与匠心,让传统技艺发出时代的新声;我们看到了电瓷电器、特种陶瓷、陶瓷装备等诸多领域的“硬核力量”,科技与传统的深度融合,让陶瓷这一古老的材料,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新能源等尖端领域大放异彩。智能制造、工业设计、数字赋能……这些关键词,清晰地勾勒出醴陵陶瓷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坚定步伐。
行走在展馆之间,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陶瓷环球之旅。在国内展区,景德镇青花瓷的幽蓝清韵,述说着“瓷都”千年不坠的雅致;德化白瓷的温润圣洁,展现了“中国白”的极致魅力;佛山建筑陶瓷的磅礴大气,彰显着现代工业的设计力量;台湾金莺瓷的炫目华美,是明代法华彩烧制技术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的绘画技巧巧妙融合……在国际展区,德国瓷器的严谨理性、英国骨瓷的优雅华贵、北欧陶瓷的简约自然……来自欧洲、亚洲、美洲等16个国家的32家国际参展企业齐聚一堂,进行着文化的对话、技艺的切磋与灵感的碰撞。一场盛会,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图景。
这是一次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未来的深刻洞见。论坛上思想碰撞的火花,签约仪式上紧握的双手,洽谈区内达成的累累硕果,无不印证着醴陵陶瓷强大的产业凝聚力、创新力和无限广阔的市场前景。这场盛会,成功地搭建了一个集品牌展示、文化交流、商贸合作、学术探讨于一体的高端平台,它总结了过去一年的耕耘与收获,更为醴陵陶瓷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一段回忆,一份温情的珍藏
如果说这次展会是一首辉煌史诗,那么展会期间流淌的点滴温情,便是其中最动人的诗行。这些记忆的碎片,如同瓷器上细腻的纹饰,构成了我们共同的、温暖的珍藏。
我们不会忘记,同行之间,不再只是竞争对手,而是挚友与知音。一杯清茶,几句闲谈,分享着对泥料特性的发现,探讨着釉色变化的奥秘,畅聊着市场趋势与设计理念。一声热情的招呼、一个默契的对视、一句由衷的问候……便是一次温暖的传递。
我们不会忘记,外国友人第一次尝试醴陵釉下五彩瓷分水技艺,在看到梦幻的色彩在瓷杯上晕染成形时,那惊喜交加的表情。陶瓷成为他计划再来一次醴陵的新理由,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隔阂,艺术与美成为了最好的沟通桥梁。

我们更不会忘记,这场盛宴的井然有序与温情脉脉,源于一道道默默耕耘的身影。他们是身着统一服装、始终面带微笑的志愿者,是坚守在每个岗位、保障展会顺畅运行的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是倾力支持展会的合作企业、慷慨解囊的活动赞助商、热情迎客的本地商家以及热心可爱的醴陵市民。这些可敬的幕后“守护者”,才是这场盛会最坚实、最温暖的后盾。
在开幕式当天,绽放于陶子湖夜空的璀璨焰火;在会展中心,为瓷博会注入更多活力与欢乐的奖品礼物;在场馆内,每一份远道而来,怀揣着对展会深厚期许与坚定信心,展出的精品;在烈日下耐心疏导人流、维持秩序的沉稳步履;在咨询台前不厌其烦、解答每一个疑问的真诚微笑;在夜深人静、灯火阑珊时,默默清洁打扫,让展馆重现光洁的辛劳;在每一个精彩瞬间,用心记录、传递美好的不错过、不缺席……正是这一点一滴的无私奉献,共同织就了一张细密而牢固的“安全网”,让所有与会者得以安心沉浸于陶瓷艺术的海洋;也正是这看似平凡的坚守,串联起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温情线”,让远道而来的宾朋,从第一个照面起,便触摸到醴陵这座城市最质朴也最真诚的文明底色。
我们怀着最诚挚的敬意与感恩,向所有为这场盛会倾注心血与热爱的人们道一声:谢谢!

一个未来,一幅共同的憧憬
曲终人未散,薪火正相传。展会虽已结束,但这不是句点,而是下一次重逢的序章。
我们憧憬,在展会上达成的战略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孵化出引领市场潮流的创新产品;那些初步接洽的意向,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让“醴陵陶瓷”这块金字招牌,以更加自信、开放、创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陶瓷之林。
我们憧憬,大师与青年创作者在交流中迸发的灵感火花,沉淀为一件件惊世之作,继续丰富着醴陵陶瓷的艺术宝库;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让醴陵陶瓷在新材料、新工艺的探索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我们更憧憬,此刻结下的深厚情谊,将成为我们未来道路上相互支持、携手并进的宝贵财富。无论来自天南还是地北,无论专注于传统技艺的精进还是现代化科技的赋能,我们都因瓷结缘,因这次瓷博会而紧密相连。
尾声潮落,我们短暂相聚,就像候鸟迁徙,各有方向,但天空记得翅膀交错的痕迹。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我们约定,下一次,无论身在何方,当瓷博的号角再次吹响,定要如期而至,共赴一场新的盛会。

责编:张永琼
一审:张永琼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