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2 21:05:36
文丨王婉若
十月的风,总爱把两种深情揉在一起——把国庆的红吹进中秋的月,让团圆的暖裹着家国的傲,散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不必循着日出日落的轨迹,只需漫步在熟悉的空间里,就能撞见双节同庆的动人景致,每一处都藏着“家”与“国”的温柔对话。
早市的烟火里,红与甜撞了个满怀。刚踏进巷口,就被一股桂香勾着往前走,抬头见摊位前的国旗在风里招展,红底黄星的颜色,恰好与旁边月饼盒上的烫金花纹相映。卖月饼的阿姨手脚麻利地装着货,油纸袋上“中秋团圆”的字样,和她围裙上别着的小国旗,成了早市最鲜活的装饰。“来块鲜肉的尝尝?今年国庆中秋一块儿,多买两盒,全家都爱吃!”她递来的月饼还带着余温,咬下一口,酥皮簌簌落在手心,甜咸的馅料里,竟好像裹着国旗的暖意。不远处的水果摊更热闹,摊主把石榴摆成小山,红透的籽儿从裂开的果皮里露出来,他笑着往顾客袋里塞小国旗:“中秋吃石榴,团团圆圆;带面国旗,心里亮堂!”
公园的景致中,月与红悄悄对语。湖心亭的檐角挂着红灯笼,灯笼穗子垂下来,风一吹就蹭到湖面,把水里的圆月倒影搅得微微晃动。红毯从入口铺到亭下,踩上去软软的,像是走在铺满祝福的路上。栏杆边,几位老人正围着看宣传栏里的“家国同庆”海报,画面里圆月底下,国旗飘在万家屋顶,一位老人指着海报念叨:“还记得以前,中秋就盼着一块月饼,如今好了,过节能逛公园、看升旗,日子真是越过越有滋味。”不远处的草坪上,女儿正举着小国旗追蝴蝶,父亲跟在后面,手里提着刚买的兔子灯,灯笼上的玉兔图案,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与女儿发间别着的国旗发卡,成了公园里最灵动的色彩。
家中的暖意里,食与景融成了诗。餐桌早已被收拾得整齐,刚端上桌的红烧鱼冒着热气,酱汁的红亮得诱人,旁边摆着切开的月饼,莲蓉馅的金黄、豆沙馅的暗红,衬得桌上的桂花酒愈发清透。女儿正踮着脚往窗台摆小红旗,窗台边的绿萝垂下来,叶子拂过红旗的边角,添了几分生机。“尝尝这饺子,韭菜鸡蛋馅的,中秋吃饺子,图个团团圆圆!”父亲把一盘饺子推到中间,热气氤氲里,他指了指电视——国庆特别节目正播着歌舞,舞台上的红灯笼与屏幕外的圆月,隔着一层玻璃遥遥相望。女儿突然举起杯子,“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祝爸爸妈妈中秋快乐!”清脆的声音里,碰杯声落在满桌的饭菜间,漾开满满的幸福。
广场的夜色中,灯与月共谱华章。天黑透后,广场上的灯次第亮起,红灯笼连成一片,像落在人间的星河。不少人提着灯笼散步,兔子灯、荷花灯,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夜色里晃悠,偶尔有孔明灯从人群中升起,灯面上“国泰民安”的字迹,在月光下格外清晰。女儿拉着我的手往旗杆方向走,国旗在夜色里依旧醒目,月光洒在旗面上,让红色多了几分温柔。“妈妈你看,月亮好圆!”女儿指着天空,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圆月悬在夜空,旁边的星星眨着眼睛,而旗杆下,几位年轻人正举着国旗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飘在广场上空,与赏月人的笑声、灯笼的晃动声,织成了双节最动人的夜曲。
其实不必刻意追寻,双节的美好就藏在这些寻常空间里。早市的月饼与国旗,是烟火里的家国;公园的圆月与红毯,是景致里的深情;家中的饭菜与灯笼,是团圆里的温暖;广场的歌声与孔明灯,是夜色里的祝福。当国庆的红遇上中秋的月,便让每个空间都成了“家”与“国”的连接点,让我们在寻常日子里,也能触摸到最浓的家国情。
责编:龙文泱
一审:龙文泱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