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区:从党徽党旗规范到红旗渠精神——组工干部“必修课”开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01 10:50:3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日讯(通讯员 徐志强)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为青年干部搭建充电赋能、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持续营造“以学促干、以知促行”的浓厚氛围,近日,衡阳市蒸湘区委组织部召开2025年第5期“组工课堂、快乐真享”书香机关建设活动。组织系统2名年轻干部围绕党旗党徽、红旗渠精神的主题分别进行讲课和分享,活动现场热烈、氛围浓厚。

规范使用党徽党旗,维护党的象征尊严

“党徽并不是党员徽章的缩写,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会议时,要在显著位置悬挂党徽,并在党徽两侧各布5面红旗。”

“不得在党徽党旗上添加任何文字、符号和图案等,不得使用破损、污损、褪色的党徽党旗。”

……

蒸湘区组织部年轻干部谢宇旻就《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解读展开授课分享,分享全程围绕主题,既有详实的知识讲解,也穿插趣味互动环节,系统介绍了党旗党徽的发展历程、适用场景以及注意事项,讲述了何种情形下禁止使用等系列关键知识。

年轻干部闵紫琦在聆听讲课后表示:“本次听课受益良多,也让我们对党徽党旗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她还结合实例谈到:“此前有网络博主违规使用党徽党旗作为商业广告背景,破坏了其严肃性,最终受到处罚。这警示我们,每一位党员都有责任自觉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遇到不当使用情况,必须及时反映,绝不能置身事外、冷漠旁观。”

“组工课堂、快乐真享”书香机关建设活动现场

感悟红旗渠精神,汲取奋进智慧力量

该区编办年轻干部陈妍蓉分享了《山腰上的中国:红旗渠》的阅读感悟,她带领参与人员回顾红旗渠从酝酿决策到艰苦建成的壮阔历程,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并探寻其对当前工作与生活的宝贵启示。

“为什么要修渠?受气候、地理、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答案刻在干裂的土地和焦渴的百姓脸上。”

“如何能修成?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年头,硬是在万人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绝壁上开凿出‘人工天河’。”

“红旗渠精神是什么?不仅是一条石砌水渠,更是一条承载价值追求、凝结勇气智慧、蕴含创新创造、流淌奋斗气质的精神之渠。”

……

读书分享的发言环节,年轻干部刘帅廷将此次的学习收获凝练为九个字——不服难、肯实干、能抱团。并在随后的发言中分享了三点深刻体会:“这次读书分享让我震撼于林县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与担当,干任何事业都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坚定决心;折服于工匠们‘蚂蚁啃骨头般’的智慧与韧劲,要凭借智慧和新思路,一寸一寸地攻克难关;感动于‘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与奉献精神,必须依靠团队的紧密协作和相互支持,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锤炼过硬能力作风,提升履职尽责水平

目前,书香机关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从今年4月份开始,组织部、编办、老干部服务中心共有5名年轻干部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了登台讲课和读书分享。

为确保成效持久,组织部计划长期开展这一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组工干部队伍。

蒸湘区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组工干部,要充分用好‘书香机关’这一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打磨和完善自我,着力提升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始终保持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要精准掌握、规范使用党旗党徽,注重日常业务知识积累,努力成为本职领域的行家里手;要持续保持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发扬团队精神,共同攻坚克难,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挑战。”

责编:张子欣

一审:张子欣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