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羊水栓塞:当“产科死神”不按常理出牌,株洲妇幼产科医生如何识破与阻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30 20:29:1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周莹 袁奥琪

产房,本是迎接新生命的温暖港湾,却也潜藏着未知的致命危机。近期,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内,一场与死神的惊险较量悄然上演一位看似一切正常的产妇险些因不典型羊水栓塞陷入绝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复盘这场生死抢救探寻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救命信号”。

27岁的初产妇周女士(化名),孕周已达40+5,过了预产期后来院待产。

孕期的她堪称“模范孕妇”:所有产检一路绿灯,妊娠风险评估为“绿色”,无产兆,既往体健,孕期检查均正常。入院待产后,予以宫颈球囊促宫颈成熟,再行人工破膜引产,整个过程顺利。

破膜后周女士自然临产,当天下午15:21,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3100g的健康宝宝平安降生。然而,胎盘娩出后,异常情况出现了——周女士的阴道出血量比通常产后出血略多。经验丰富的陪产医生立即采取行动:缩宫素静滴、按摩子宫、麦角新碱肌注促子宫收缩......这些都是应对产后出血的常规有效手段。同时安慰着略显紧张的产妇和家属:“可能是昨晚没休息好,影响了子宫收缩,别担心,我们正在处理。”

但令人困惑的是,药物和操作都用上了,血却没像往常那样止住,仍在缓慢渗流。更让人费解的是,当时周女士的血压、血氧均显示正常,也没有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明显不适。“感觉不对劲,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这种直觉,让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绷紧了神经。

尽管暂时未能明确出血不止的原因,抢救却刻不容缓。眼看药物效果不佳,我们立刻与家属沟通,决定实施宫腔球囊填塞止血。操作完成后,出血似乎暂时控制,大家刚要松口气,检验科的一通电话,让整个气氛骤然凝固。

“产妇凝血功能危急值!纤维蛋白原仅0.88g/L,D-二聚体大于检测上限!”这个结果让所有医护人员心头一沉,这是典型的弥散内血管内凝血(DIC)表现!

是什么导致产妇突发DIC?一个令人警醒的名词瞬间浮现:羊水栓塞!

尽管周女士并未出现羊水栓塞最典型的“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但这一异常的凝血结果,正是“死神”留下的关键线索。我们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刻启动紧急抢救:急请输血科、麻醉科会诊,立即予地塞米松静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静滴,输入纤维蛋白原、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及红细胞悬液。

经过十几名医护人员在产床前全力以赴的抢救,当复查凝血报告显示“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当产妇苍白的脸色渐渐红润,宫腔引流管中的出血量也越来越少,所有人紧绷的心弦终于得以稍缓。这场与“产科死神”的搏斗,医护人员赢了!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听说“羊水栓塞”,但在产科医生眼里,它是极为凶险的病症。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成分意外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剧烈过敏反应,导致DIC,炎症损伤,休克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通常起病急骤,来势凶险。

羊水栓塞发病率极低,很多产科医生职业一辈子都难得碰上一例。但正因“少见”,才更容易被忽略——一旦错过早期信号,等出现明显休克、凝血功能崩溃,抢救难度就会直线上升。

有时医生会建议做一些看似“不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或反复监测血压、血氧,请不要抵触——这一切,都是为了及时发现隐藏的风险。

羊水栓塞的抢救需要多科室协作(产科、麻醉科、输血科、ICU等),选择具备完善急救体系的医院,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最后想告诉大家:没有哪种疾病是“突然发生”的,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突然才发现”。在产房里,每一声咳嗽、每一次异常出血,甚至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检查数值,都可能是生命发出的信号。

责编:张咪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