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姗 鲜亚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30 17:03: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姗 鲜亚伟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第二小学地处美丽的浏阳河畔,现有34个教学班,1528名学生,84名在职教师。学校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燕文化”为源头,明确“让每一个生命舒展向上”的育人目标,树立“燕正”党建品牌,创新融合“一区四岗”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通教育家访服务“最后一公里”,以八小时外暖心家访为纽带,开启了一场走进全体师生家园的温暖行走,送爱到家。
家访助廉,奏响组织关爱的暖心曲
党员教师的“八小时外”不仅是私人生活的时空,也是检验初心成色的考场。燕山二小党支部开展党员助廉家访,加强对党员教师“八小时外”的关怀。
书记、校长带领班子成员主动走进学校中层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后备干部等党员教师家庭。老师们主动向组织敞开心扉,谈工作困惑、谈成长需求。
班子成员与家属谈心,详细了解家庭状况和“八小时以外”的情况,认真倾听家属对学校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当好廉洁从教家庭监督员,合力搭建组织和家庭之间的“连心桥”。
通过助廉家访的开展,学校党支部既了解了学校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又充分体现了组织的温暖关怀。受访老师们均表示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无人监督时保持清醒自觉,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自觉,以更饱满的状态投身教育事业。
家访赋能,叩开家校共育的同心门
用专业和指导点亮家访之路。燕山二小通过成立校级心育名师工作室、家长心育委员会、家长心育工作站,联合来自各行各业具备国家认证心理咨询资质的家长志愿者以专业之力为教师家访赋能。学校通过情景模拟、典型案例分析等入户家访培训,帮助教师掌握非暴力沟通、正向激励、观察互动等技巧,助力教师呵护童心。以“青蓝工程”传帮带指导青年教师制定个性化访谈提纲,高效能完成家访。家校联合的心育专业团队同步在家访全覆盖中开放心理咨询服务。
以“全员行动”打破教育边界。学校遵循“全员参与、形式灵活、全面覆盖、关注特殊”的原则,发起了以党员教师为核心,党支部班子成员对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全员大家访”活动。在教师家访中,学校充分感谢老师们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让老师们充分感受到“娘家人”的牵挂和关怀,在温馨和谐的交谈中,教师家属们纷纷表示对学校的感谢和对教师工作的大力支持。
在学生家访中,老师们详细询问学生在家的学习安排与生活习惯等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了细致指导,耐心倾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专业知识与温暖的话语进行疏导与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积极态度面对学习的挑战。
家访聚力,打造幸福成长的零距离
学校创新工作思路,实行“一学期三走访”的模式,即在学期初期、中期和末期以精准摸排家访、成长指导家访、暖心关爱家访三阶递进方式,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重点关注“心理问题生、学困生、家庭困难生、体质特殊学生”等。
详细记录学生的成长背景、成长需求、兴趣爱好、特长及潜在挑战,根据学生成长需求安排首席导师协同助学党员教师开展入户家访,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和辅导活动,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形成文字记录和反思,提高家访的实效性。联合社区、医院等单位共建,围绕学习焦虑、亲子沟通等痛点开展主题服务,聚多方合力,为学生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家访是一场温暖行走的旅程,燕山第二小学的党员教师作为核心关键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架起了家校共育连心桥。学校党支部将持续做好暖心实践,让八小时外的温暖守护转化成为激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
责编:李玉梅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