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30 11:25:02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罗丹 朱云儿
近日,一场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浏阳市浏阳河小学精彩上演。沙画、非洲鼓、民族歌舞、武术表演轮番登场,学生们身着各式民族服饰,用真挚的表演展现各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也传递出团结一心、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
这场活动不仅是社区与学校携手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缩影,更是浏阳河小学长期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系统推进民族团结教育与师生成长深度融合的集中体现。
机制为基,筑牢育人“主阵地”
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阵地,浏阳河小学始终坚持系统谋划、制度先行。该校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组织有序、保障有力。通过主题党日、教职工大会、行政例会等形式常态化开展专题学习,推动“共同体”理念融入日常、落在实处。
同时,该校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路径与责任,构建起长效化、制度化的工作机制,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持续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为脉,浸润校园“石榴红”
走进浏阳河小学,民族简画、标语墙、广播站等载体随处可见,持续传递着“多元一体”的文化理念。课堂中,语文课《葡萄沟》、音乐课《阿喽喽》等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民族元素,让文化认同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
社团活动与特色课程同步发力,沙画、合唱、武术等平台涌现出苗族学生龙子涵等一批优秀代表。校本课程《向阳花开》更成为民族情感培育的生动载体,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参与中认同。
该校还打造了“同唱一首歌”“亲子石榴籽”等品牌活动,让师生在共学共乐中凝聚共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绘就一幅幅温暖动人的团结画卷。
联动为桥,拓展育人“同心圆”
民族团结教育不止于校园。浏阳河小学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与通道侗族自治县一完小、新邵县太芝庙小学等民族地区学校结对共建,开展“信连心”“义卖助困”等活动,推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
与淮川街道城东社区的联动更是成效显著。从“花好月圆石榴红”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到此次民族团结宣传月的顺利开展,社校合作不断深化民族情感交融。社区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携手建立活动常态化开展机制,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如春风化雨,深深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心中。”
此外,该校通过家长学校开展专题培训近2万人次,以“小手拉大手”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进家庭、辐射社会,形成育人合力。
童心共绘,幸福成长有底色
“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们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民族团结事业贡献力量。”该校校长周辉文表示,学校始终秉持“为师生成长着上幸福底色”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共聚共识、共学共乐、共建共享的民族教育新生态。
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浸润心灵、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未来,浏阳河小学将继续创新载体、深化内涵,推动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浏阳河畔常开长盛,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定最温暖的底色。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