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城管局驻村工作队牵线解销路难题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30 10:03: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建芬 张波

在湖南省涟源市伏口镇北部,藏着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落—— 胡家坪村。这里地处丘陵山区,平均海拔达 800 多米,独特的高山地理环境,赋予了当地农作物天然的 “甜蜜基因”,产出的作物总能以甘醇口感打动人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村里的 “明星作物”—— 苹果红薯。

每到丰收季,胡家坪村的田间地头便铺满了沉甸甸的苹果红薯。它们个头饱满、外形圆润,剥开外皮,内里的薯肉细腻绵密,蒸熟后香气扑鼻,咬一口满是自然的甜润,是不少人记忆里的 “农家好味道”。可今年,眼看 60 万斤苹果红薯又到了采收期,老乡们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丰收的喜悦,反而满是愁容。“不是红薯不好,是运不出去、卖不掉啊!” 一位农户的叹息道出了难题的核心。

胡家坪村地理位置偏僻,长期以来,销售渠道狭窄成了制约农产品走出大山的 “拦路虎”。过去几年,即便村民们四处奔走推销,每年仍有一部分红薯因无法及时售出而烂在地里,一年的辛苦付出打了折扣,也渐渐浇灭了大家的种植热情。这份愁绪,被涟源市城管局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帮老乡们打开销路,工作队队员们多方打听、四处奔走,从联系周边乡镇的收购商,到对接城里的商超市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与涟源市桥头河红薯加工基地达成合作,为胡家坪村的红薯找到了 “稳定婆家”。

如今桥头河红薯加工基地会定期走进胡家坪村,按照当日市场价格收购苹果红薯及其他农副产品,不仅解决了红薯的销售难题,还为村里的其他农产品开辟了出路。看着一筐筐红薯被装上货车,换成实实在在的收入,老乡们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重新露出了丰收的笑容。驻村工作队的这一暖心举措,不仅帮村民们守住了 “钱袋子”,更重拾了大家的种植信心。

责编:姚昕玥

一审:姚昕玥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