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山水涌新潮 ——“漫步山水间”系列艺术活动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9 18:17:16

谭伟平

“不到潇湘岂有诗”!诗人陆游面对潇湘美景发出的这声咏叹,曾流传了近千年,在为湖湘奇丽的山水立下了一块丰碑的同时,也收获了后来众多诗人、艺术家对潇湘风景的向往与绵延不绝的美誉。进行了20余年湖南美术界“漫步山水间”的系列艺术活动,由最初组织画家们进行采风活动,到现在形成采风活动、创作展览、学术研讨、品牌风格兼具,创作实践与理论研讨融通,域内作者与域外名家共同探索,逐渐成为湖南美术活动的重要品牌,培育了湖南一大批山水画中坚力量,催生了许多重要作品。2021年以来的一系列展览,从“锦绣潇湘”、“大美潇湘”到“何以潇湘”、“不负潇湘即有诗”等一系列展陈中,就是该活动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在让观众大饱眼福的同时,也触动了美术界对中国山水画创作发展创新的深度思考,甚至由此引发了山水画流派、中国艺术美学风格等重要话题的讨论。

在20余年的“漫步山水间”的艺术活动过程中,组织者与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就有了对潇湘山水的重新观察、审视与表现的求索冲动与欲望,试图从中找到一条山水画创作的创新之路。尤其是近几年,在湖南省画院、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的有效组织下,画家们漫步在潇湘的山水之间,与雨同行与风同宿,一边感受潇湘山水的奇丽与冷峻,一边体验湘楚大地上的厚重辉煌的人文历史,用手中的画笔,去描摹山水的肌理,去拓印风雨的痕迹,去触摸历史的脉络,去体会先贤的情感,去发现时代的演变……山水树木就成为了艺术家们的生命同频者,烟雨云霞也变成了画家们的情绪共同体。湖南山水画家们自觉地将个人的追求与时代的要求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潇湘山水画风,如《锦绣潇湘》长卷、《大美潇湘》七大长卷等代表性画作,画家笔下的潇湘山水,已经不是纯粹的山水了,而是将山脉、水脉与文脉有机结合,从而凸显出千年潇湘蕴藏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悠久与丰富,极大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宽度、深度与厚度,在技法上,善用浓淡错落的点苔表现潇湘树木植被的茂盛,不仅笔法显得轻松随意,而且使整个画面显得丰富多彩,富有生机。同时,将人文风物和现代化城市的风貌也融入画中,使画面更富有时尚性与时代感,丰富与发展了南派山水画的创作风格,深化与升华了南派山水画的美学意境。

一大批潇湘山水画新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既有风格相近的共题创作,也有个性鲜明风格炯异的探索创新,如王金石的峻美隽永、刘云的浪漫静谧、旷小津的南韵北骨、石纲的雄奇瑰丽、杨国平的气韵生动、石劲松的温润隽永、田绍登的玄古幽绝、谭长德的灵秀坚韧、戴剑的广袤深邃、谭智勇的浓郁充盈、付红的清新淡雅、陈湘金的流金淌银、周华平的飘逸悠远、吕道建的古朴俊雅、杨鎏漩的诗意梦韵……等等,共同组合成湖湘山水画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上的“大合唱”,向中国美术界展现出湖湘山水画春潮涌动般的新面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赞誉与高度关注,并以其鲜明的创作风格,吹响了潇湘山水画再出发的时代号音。

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表现“生命力”,但不是照相般描绘动植物生机勃勃那么简单,而是通过艺术家对贯穿于宇宙、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哲学性生命力的观察体验,来表现天地万物的生命流动生生不息之气。“漫步山水间”,就是去寻找与感悟山川流水风物中的这种“气”,将大自然的内在规律,与人类社会的生命律动交流融通,而产生的勃勃生机。所以,代山川立言,为万物写生,因此,如何将山的雄奇,水的柔韧,树的虬劲,云的飘逸,天的深远,赋予人的血性、智慧、意志、信念,以有限的时空笔力,画出无穷的生命活力,则需要艺术家们不断上下求索、接续努力攀登。

20余年初心不改,核心成员一以贯之,以坚定的信念、吃苦的精神、果敢的决心、榜样的力量,将“漫步山水间”这一活动做成了湖南美术界的一块闪亮的品牌,一块可以匹配潇湘山水、一块可以应验陆游“不到潇湘岂有诗”的金字招牌!从陆游的“不到潇湘岂有诗”,到今天的“不负潇湘即有诗”、“何以潇湘”,已经走了近千年,新浪潮涌,艺术长河还在不断奔流向前。

责编:刘瀚潞

一审:刘瀚潞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