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9-29 15:41:22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娜 陈志龙)9月27日,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部分学生在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女排精神+”育人体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学校+场馆”的育人优势,走进郴州博物馆女排展区,以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精神温度的沉浸式研学活动,将课题研究中的“女排精神+思政教育”“女排精神+实践活动”落到了实处,让女排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课题研究中“校外资源整合与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此次研学活动并非简单的参观打卡,而是课题组结合前期调研成果精心设计的育人实践课。此前,课题组围绕“女排精神育人”主题开展师生调研,回收有效问卷2054份,形成的《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女排精神知晓度调查报告》显示,仅32.23%的学生去过郴州女排基地,16.07%不知基地位置,学生对本土女排历史文化资源的接触度有待提升。为此,课题组依托郴州“女排娘家”的地域优势,将博物馆研学纳入“女排精神+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填补学生对女排历史认知的空白,深化对“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女排精神内涵的理解。
在女排展区,课题组成员以实物、影像、图文为“教材”,为学生们展开了一幅中国女排与郴州的奋斗画卷:从20世纪80年代简陋竹棚馆里,队员们踩着煤渣地、顶着高温训练的艰苦岁月,到赛场上一次次逆风翻盘、勇夺冠军的荣耀时刻,每一个细节都让学生们驻足聆听,不时提笔记录。“原来女排姐姐们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我们平时遇到的学习困难根本不算什么。”七年级学生李子涵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她的想法也引发了身边同学的共鸣——这正是课题组希望通过研学实现的“认知到践行”的转化。
展区内同步开展的《女排精神》书籍阅读分享活动,更是将氛围推向高潮。学生们围坐在一起,翻阅书中记载的女排队员克服伤病、挑战极限的细节,结合自身经历谈理解、说感悟。这样的互动分享环节,是对课题“跨学科融合”理念的践行——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育精神,也通过阅读与表达,提升语文素养,实现“女排精神+多学科”的育人效果。
接下来,课题组将会把这次研学的收获整理成案例,纳入课题研究成果,同时继续深化与博物馆、女排基地的“馆校共建”,让女排精神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更多实践路径。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