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15:23:17
原载于《文萃报》2025年8月15日2版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1937年9月中下旬,沿平绥铁路西进的日军占领大同后,企图分两路突破雁门关、平型关防线,进逼太原。9月24日夜,八路军第115师主力设伏平型关东北乔沟公路两侧山地,待机歼敌。25日拂晓,日军精锐部队第五师团一部进入预伏地区,八路军随即发起攻击。经过激战,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大量武器和军用物资。这一胜利打破了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孙毅跑下山给毛主席报捷
1937年9月22日,日军第5师团1部进占平型关附近东跑池地区。9月23日,八路军总部命令115师向平型关、灵丘间出动,侧击向平型关进攻的日军。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为一处咽喉要道,两侧层峦迭嶂、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
9月25日上午7时许,日军坂垣师团第21旅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来了。
伏击部队的报告同时汇集到师指挥所:敌军已经全部进入伏击圈。这时3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炮弹呼啸着飞向敌群,手榴弹雨点般扔进沟道,炸得日本侵略军鬼哭狼嚎。日军汽车撞汽车,人挤人,马狂奔,指挥系统一下子就乱了。后来日军利用汽车作掩护负隅顽抗,同时还组织兵力抢占有利地形。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决定把敌军切成几段,分段击破。他指令686团团长李天佑派出一个营,冲过沟道,抢占设伏前因怕暴露而来不及占领的老爷庙制高点实施两面夹击。
战斗过程异常惨烈,115师下辖344旅参谋长孙毅透过望远镜看见,日军虽然失去指挥、被分隔开来,却仍然利用汽车和沟坎进行顽抗。八路军战士前仆后继,向敌人扑去展开白刃肉搏战。经过激战,老爷庙制高点等有利地形全被我军占领。中午时分,被堵截在辛庄、老爷庙、小寨村一线山谷中的1000多名日军全部被歼灭。我军缴获敌人步枪1000余支、机枪20多挺,击毁汽车100多辆、马车200多辆。坂垣组织的增援部队被独立团和骑兵营阻击在灵丘以北和以东地区。聂荣臻等遂令部分部队打扫战场,其余部队乘胜向东跑池之敌发起攻击。
9月25日下午2时许,115师师长林彪对孙毅说:“辛苦你一趟,到山下电台去,给八路军总部并延安的党中央、毛主席发个电报,除报告目前战果外,告知我部队仍在积极围歼中。”孙毅说:“好,我马上就去。”他沿着下山的羊肠小道一路小跑,心里打着腹稿,大约半个小时到达隐蔽在山下土地庙里的电台。他将心中拟好的措辞很快写在纸上,大约有150多个字,交给译电员,请他立即发给八路军总部并报延安的党中央毛主席。直到对方回电“已收到电报”,才往回返。
孙毅
115师独立团:没有编制的抗战部队
平型关大捷中,有一场惨烈的阻击战至今鲜为人知——驿马岭阻击战。
驿马岭,河北涞源通往山西灵丘的交通咽喉。88年前,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1营500多名战士在此阻击日军驰援平型关的两个联队。敌众我寡,弹药不足,战斗从清晨打到下午,阻击战变成白刃战。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最终奇迹般以少胜多,光复了涞源县城。
一场以少胜多、来之不易的大胜仗,为什么在嘉奖令中只是一语带过,甚至连独立团三个字都没有提?
原来,国共合作抗战之初,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党给的部队编制相当少。115师虽是3个师里编制最多的一个,却也没有独立团编制。也就是说,当时独立团属于“黑户”。因为没有编制,没有番号,战士们东渡黄河的时候,国民党不允许他们上船,完全是混在685团、686团中,这才过了黄河,北上抗日。
在驿马岭阻击战中,独立团消灭了400多名日军,获得不少战利品。1营伤亡过半,好多牺牲的战士都是从红军时期过来的,但如今永远长眠在灵丘大地。“没有编制就是‘黑户’,部队连一个番号都没有,即便打下了不起的大胜仗,也担心国民党政府拿超编说事,不利抗战。所以,只上报了平型关主战场的战况,而对独立团艰辛阻敌增援一语带过,这是历史留下的遗憾。”山西省灵丘县党史办原主任赵洪波说。
平型关大捷后,独立团留在灵丘开辟抗日根据地,帮助地方组建了抗日政府。独立团的队伍也从平型关战役前的1700人发展壮大到7000多人,发展为独立师。后来,晋察冀军区成立后将其编为第1军分区。在黄土岭战斗中,这个抗战“黑户”又一次立下奇功,一举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电视连续剧《亮剑》中的“独立团”,有许多故事就直接取材于这支钢铁队伍的真实战斗。
115师独立团向灵丘以东的腰站地区开进
115师战士伏击日军
“鬼子垂死挣扎不肯投降”
平型关战役日军无一人被俘。据时任3营排长田世恩回忆:“我们足足拼了半个小时,鬼子顶不住了,纷纷钻到车下,我们乘机直奔老爷庙。我们占领老爷庙后,居高临下进行攻击,打得沟里的鬼子无处藏身。
日军此时方才如梦方醒,明白了制高点的作用,急忙组织起几百人进行集团冲锋。脚穿皮靴的日军,爬山的速度极慢,在八路军的近战射击下,根本形不成威胁。
激战至下午3时,八路军发起总攻。鬼子再也顶不住了,纷纷溃败下去。这时枪声稀了,喊声也渐渐弱了,鬼子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除一部突围外,被包围在沟里公路上的日军全部被击毙。”
这么大的伏击战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在我军战史上尚无先例。可见日军的顽抗到了何等地步,双方搏杀的残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时任第686团组织处股长的欧阳文曾回忆:“战前我们给战士作动员,说是要优待俘虏,我们准备要抓1000个俘虏送到全国各地去作展览。结果一个也没抓到,这时的鬼子还真有点‘武士道’精神,到死都不投降。我亲眼看着我们团的一名副营长背起一个鬼子的伤员往后走,结果被鬼子把耳朵给咬下来了,气得旁边的一个排长一刀把那个鬼子的脑袋给砍下来了。”
一位参加过平型关战斗的八路军战士回忆:“长长的山沟里,到处都是被打翻击毁鬼子的汽车和大车,烧着了的还在冒烟,汽车上面和车轮下面都是鬼子尸体,有的还挂在汽车挡板上,从姿势看,显然是没来得及下车就被击毙了……那大大小小的太阳旗,布的、绸的、写满字的、画了符号的,都像垃圾一样扔在地上;那一份份作战计划、命令、情报等机密文件如同给日军送葬的纸钱飘飞起落。”
(本版稿件综合《人民日报》《环球时报》)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黄明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