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专家到新化示范点指导秸秆“变废为肥”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8 18:34: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8日讯(通讯员 袁石初 琚美玉)秋分刚过,稻谷归仓。9月27日下午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来到新化县炉观镇,为当地种植户破解秸秆处理难题。新化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陪同专家现场指导。

这些成团的稻草,就是下季作物出苗的‘头号杀手’。”口前村的秸秆培肥示范点,郑华斌博士一脚踩进松软的稻田,随手拔起一束未粉碎的秸秆向种植户和农技人员解释道:“种子掉进这种草窝里,就像睡在了悬空的‘吊床’上,无法接触土壤,一旦遇上晴天,水分一蒸发,嫩芽很容易就被晒死。”

过去,秸秆一烧了之污染环境,就地堆放又影响耕种,曾是种植户心里的老大难。面对这一痛点,专家团现场开出“药方”:先用专门的灭茬旋耕机将高留茬和成团秸秆彻底打碎、混埋,再使用油菜直播一体机进行二次精准播种。郑博士,这就好比给种子准备一个平整、舒适的“苗床”。灭茬破碎到位了,再配合腐秆剂加速分解,就能有效避免架种现象,让每一颗种子都能稳稳地扎进土里。

针对当地地形复杂、田块湿度不一的情况,专家团队还利用航拍技术进行测绘,为不同田块“量体裁衣”,规划出“高田种油菜、低田种草籽(紫云英)”的生态种植模式。

“高田种油菜能增收,低田种草籽能肥地,这个安排最合理、最划算!”种植大户的感慨,道出科技下乡的实效。炉观镇农业站长罗一辉当场表态,将立即组织人力物力,抓紧完成收割、灭茬、晒田等环节,确保不误农时,将这片示范区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田。

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陈东副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郑华斌博士组成的专家团队通过“田间问诊”,现场示范了一套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技术。他们表示,小范围验证成功后将在全县推广,让更多土地吃上精准“营养餐”。

科技动能注入沃野,昔日的“生态包袱”加速转变为“绿色财富”,一幅藏粮于地、生机勃发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在新化县徐徐展开。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