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8 16:54:35
怀化市鹤翔学校是一所“省经典诵读示范校”,挖掘“仁以立品,雅以立行”的传统文化精髓,秉承“从经典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做更好的自己”的校训,通过打造仁雅校园文化、建构仁雅特色课程、开展仁雅多元活动等举措,帮助孩子们“立言”“立行”“立志”“立德”,达到“五育并举,育仁雅少年”的办学目标。

环境浸润,涵养仁雅
仁雅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学校以“仁以立品,雅以立行”为内核的全方位育人工程。学校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通过环境浸润与课程滋养方式双轨并进,构筑起立体化的文化育人场域。
在物质环境创设上,学校打造“仁雅三部曲”——利用校园围墙打造的“仁雅”文化长廊奠定文化基调;教学楼廊道设置“仁”的名言警句,“仁风雅韵”宣传栏;教室内师生自编的“雅言雅行”三字经等文化展板,通过立雅标、学雅规、练雅行、正雅态,培养师生的“雅言、雅行、雅量、雅趣、雅德”,将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摸的精神坐标,让仁师、雅童成为鹤翔的名片。课程体系中融入“经典诵读”等课程,通过落实“五个一”,即每日一诵、每日一听、每周一课、每期一测、每期一活动,强化学生对“仁雅”文化的理解,学做品德高尚的人,润心于无声。
学校创新实施“仁雅双行”实践工程——设立“仁爱互助岗”,在校门口建立失物宝宝招领处,由学生自主管理;开展每周一次的“仁雅班级”评选,将仪容仪表、文明用语等细则纳入日常考核,每月评选“仁雅中队”,通过公众号展示中队风采。通过举办“课堂雅”班主任德育论坛等活动,使仁爱精神与雅正品格在体验中内化。
课程育人,知行仁雅
学校以“仁以立品,雅以立行”为育人导向,通过课程浸润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深度融合。学校将仁雅精神具象化为“修身、明礼、践行”,形成“基础+拓展+实践”的育人链条,让学生在知行合一中涵养品格。
基础课程以“经典国学”为核心,每周开设一节校本国学课,低、中、高年级分别将《弟子规》《礼记·学记》《论语》作为本学段的校本教材,每日晨读午诵经典选段,结合“师生共释+情境演绎”创新诵读形式。拓展课程聚焦文化传承,引入地方非遗项目,如茶艺传承人进校园,让学生在技艺体验中感悟匠心与仁德,为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艺体课程,确定了音乐以古诗新唱、体育以花式跳绳、美术以撕贴画、剪纸为教学内容,拓展校本课程。实践课程设计包括“仁爱关怀”“雅行公益”两大行动模块。开展“孝亲日行一善”家庭实践,实施“社区文明小卫士”“展仁雅少年,传美丽家乡”等实践活动,将仁爱精神转化为服务行动。每学期,学校都会评选“仁雅少年”,让仁雅品格成为鹤翔学子最亮丽的精神底色。
活动引领,践行仁雅
学校以“仁雅”文化为精神引擎,通过多元化活动构建“浸润—体验—引领”的全链条育人生态,将传统文化基因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
学校深耕“仁雅”文化品牌,每年以“仁雅”为主题,开展新生“入学礼”“悦读·阅美”读书节、“国学+体育节”“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孔子诞辰纪念活动”“童蒙养正适应性课程”等系列活动。
同时,学校在仁雅文化教育中注重与传统节日教育相结合,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引入校园生活中,使节日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固化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活动创新“家校社联动”模式,邀请家长参与“入学礼”“童蒙养正”新生适应性教育课程验收,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暨家庭教育指导大讲堂、“家长开放日”等系列活动。联动社区举办“仁雅公益实践”学雷锋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与社会责任的深度融合。
学校以文化活动的创新实践,书写“仁以立品、雅以立行”的时代答卷。在仁雅文化的浸润下,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校本课程建设实验单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百佳实验学校、省红领巾示范学校、省经典诵读示范校、省生态文明示范学校、市课改样板校、市文明标兵校园、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区特色学校等二十多项荣誉。学校《诵读仁雅经典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研究》成功申报为全国规划课题并顺利结题,《仁雅文化的数字传播与创新实践》微信公众号案例获评第五届湖南省学校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二等奖并在现场展示。
近年来,鹤翔学校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为己任,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当地文明创建的一面旗帜。(李丹丹 周丹丹)
责编:刘琼
一审:刘琼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