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5 15:06:50
文丨欧阳屹
每当单位的表彰大会召开之际,新一轮评先评优名单又如期而至。有人欢呼,有人抱怨,有人沉默,更多的人在茶余饭后咀嚼着那些熟悉名字背后的“故事”。这让我想起诗仙李白在《西施·咏苎萝山》写道的:“秀色染今古,荷花羞玉颜。”世人总爱追逐显性的美,却很少有人看见深谷幽兰的暗香。
诚然,人人都想有好看的容貌,获得好的评价,被人夸奖。追求认可本是人之常情,职场中人渴望获得肯定更是无可厚非。我们都向往“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酣畅,期待付出能获得应有的回报。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我们理想中的愿景总是美好的,现实却充满残酷与落差。每个人对评优获奖都有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会,都经历过被评价的焦虑和失望,这其中有着极其复杂微妙的关系。从普通职员到中层干部,在评优的过程中,或许都经历了“服从”和“谦让”。当你努力工作取得成绩本应获得表彰,管理者会以各种理由劝说:单位的年轻同志需要关心支持,后进生需要鼓励鞭策,拟提拔重用的同志要优先考虑,你要高风亮节,发扬风格……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像一套精确的齿轮,每一次转动都正好将你卡在优秀名单之外。
于我而言,到省城机关工作获奖不算多,值得珍惜拥有的评优获奖依稀记得:一次荣立三等功,二次嘉奖,一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一次荣获全省改革开放论文竞赛二等奖,一次是省党代会建言献策所提建议采纳获奖。相比在基层工作任职期间少了很多奖项。
当然,那时所处环境自然恬淡,有天时地利人和之象,动力足干劲足,参加活动也比较多,除每年的年度评先评优外,还参加有关竞赛活动,如理论征文(论文比赛)、书法竞赛(毛笔或钢笔)、演讲比赛、公文写作评比等等。能立功获奖,自然是对劳动者工作和成绩的肯定,它不仅是个人勤奋努力取得的业绩,更得益于单位领导的关心重视,同志们的帮助支持,对此我深有体会。假如管理者根本就不看业绩,不论功行赏的话,即使你做得再好也是徒劳无功的。正因如此,那些年我曾多次婉拒评优提名,将机会和名额让给其他同事。
经历过评先评优的数次轮回,让你读懂职场人生,你心中原有的大惑不解和不平衡最终得到了印证释疑:原来年度考核每次被评为优秀的是某某的关系人,被评为先进党员的是某某的同乡,被推荐参加外单位表彰授奖的是某某的亲友,在民主测评中意外胜出的同事,原来是事先安排好了的。诸如此类,不乏其人。此时你会恍然大悟,某些获评优秀先进的或多或少都与管理者关系密切,沾亲带故的。
在荣誉面前,即使你做出了成绩未能被评先评优,不要太在乎更不要气馁,只要你德才兼备,无论在思想、品格、能力等方面都比别人过硬,你自己本身就是先进的优秀的,不需要靠所谓的评先评优来证明。只不过你要深知其中的奥妙,积极调整你的心态,学会与自己和解,从不平衡到看淡释然,你才会豁然开朗,心情愉悦。
不管是否评先评优,能始终默默耕耘就是收获,就是自我的闪光。我时常拾起和积累跌落在田间地头的那些碎片,将它们编辑成朴实无声的文字,以此推动工作。据初步统计,仅就我在机关工作这些年,撰写的工作文稿就有20余篇得到省部级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并作出肯定性具体批示,一些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催生了相关政策制度和工作措施的出台或修订。多年来为单位支部评选先进赢得了加分。尽管如此,我从来不以此为荣,而是默不作声,同时还要求身边人也不要向领导汇报和宣扬。
职场中的表彰活动,尤其是年度的评先评优,其本意在于激励先进、树立榜样,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异化为一场名利角逐,衍生出异化的人性。有人实至名归,有人却是名不副实。
为了鞭策个别后进生,对其予以适当鼓励褒奖也说得过去,然而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这些名不副实的先进和优秀,在思想行动上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认为自己被评先评优是理所当然,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表现出积极主动,一丁点优秀的样子。这种德不配位、才不配位,能力不足的职员应引起职场警醒才是。
有人因为被评先评优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有人却因落选而心有不平、心灰意冷。由于评选结果与实际贡献不符,严重削弱公信力,严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导致单位的骨干成员潜意识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得多错得多、不如不干的消极情绪。
评先评优像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优秀者的风采,也折射出人性的丑陋。在现实中,这面镜子也常常被扭曲。有人为了评优而刻意表现,制造虚假政绩。为获得优秀,有的通过个人材料模板化表述,过度美化,独占团队成果,从而掩盖自身的真实能力。导致现实表现与获评优秀严重脱节。
评先评优如同一把尺子,丈量着每个人的工作表现。这把尺子固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过分依赖这把尺子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未免显得过于狭隘。当评先评优成为追逐的目标,变成功利的工具后,很难全面客观衡量一个人的真实价值,反而可能助长功利主义的风气,容易让人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重新思考评先评优的本质含义和真正意义,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评先评优,本应作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的一种有效管理机制,务必遵循客观实际和公平性原则。如何客观公正评选出那些真正的先进和优秀显得至关重要。
评先评优,应该成为激励人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束缚人们发展的枷锁。在先进和优秀之外,还有更多默默奉献的身影值得关注,还有更值得赞扬的美好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挖掘。其实,评先评优也只能衡量显性的成绩,却难以捕捉那些默默耕耘的身影。就像园丁培育花草,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开得晚,但每一朵花都有其独特的美丽。过分强调和追求评先评优,可能会让我们错过那些正在积蓄力量,等待绽放的花苞。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价值,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这需要我们在评先评优之外,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更有温度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就像一座花园,既要有引人注目的名贵花卉,也要有默默点缀的野花小草。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编织出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
荣誉是外界赋予的,能力是自身拥有的,人的价值不只体现在评优结果上,不必太在意。
社会的复杂现实,人性的某些丑陋,职场评先评优也被不同程度异化。当外界评价与自我价值产生断裂时,在身处逆境时能始终保持精神自主性。只要我们尽职尽责,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求表彰但求问心无愧,不求赞美但求不被定义。唯有当我们能在外界评价的浪潮中锚定自己的价值坐标,才能真正避免被异化,并活出“不问收获,但问耕耘”的从容。
荣誉之外,沿途还有更美的风景!
岁月不居,时光流逝。鲜艳的表彰榜单终会泛黄,但那些在无人喝彩时仍坚持深耕细作的人,早已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里,栽出了满山芳华。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继承发扬老一辈的劳动模范精神,勤奋工作不求回报,大公无私讲奉献,在劳动上争当先进赶超先进,但是从不邀功请赏,时时处处能为别人着想,情愿做一个默默的耕耘者,甘为人梯。
无论是否获得表彰,都应以平常心对待,看淡得失,珍惜所有。以昂扬的激情浇灌青春,以饱满的热情奋进新征程,方不负时光,不负自我。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