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24 17:39: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罗娇
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工作室里,造型艺术学博士李洁正带领学生钻研湘中传统竹编工艺的现代设计转化。作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高级设计专家、实验室主任,她主讲《标志设计》《文化创意衍生品设计》等多门课程,主持省校级课题十余项,出版专著两部,获发明专利一项,发表论文十余篇,系列作品《众》曾在韩国举办个人展。同时,她指导学生斩获省级设计类比赛等级奖十余项。
(工作室中开展湘中竹编工艺设计转化)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教师,她创造性地提出“大学生美育浸润的叙事传播体系”,将传统文化传承、设计创新与美育实践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美育之路。
创新教学,让传统文化在课堂“活”起来
李洁老师开创了以“优秀传统文化设计转化”为核心的美育实践模式。依托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基地项目,她带领师生团队完成大型设计项目3项,创作设计作品50余件。其中,《乡村振兴形象·梽木村》《傩面具小表情》等作品在艺术大赛中斩获省级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李老师的课堂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学生赵伟达说。她以项目制教学为纽带,将《标志设计》《文化创意衍生品设计》等课程变成文化传承的现场,通过“文化空间设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等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领悟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言传身教,以班主任身份铺就“成长基石”
李洁老师长期担任本科班级班主任,将美育融入学生成长的日常。
她开设的校级公开课《传统文化中的标志设计》深受好评,引导学生思考设计责任。在班主任工作中,她通过主题班会、毕业设计指导等环节,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提升其审美品位与道德修养,强调专业技能与人文情怀并重;并多次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一对一指导学生完成职业规划与作品集设计,帮助多名学生成功进入知名设计企业实习。其所带班级学风优良,学生在感受师者温度中理解设计的文化传承。
科研引领,为美育理论找准“新坐标”
作为湘中竹编创新转化研究的带头人,李洁老师主持了省级创新创业中心基地项目1项,省部级一般课题2项,厅级优秀青年课题1项,其中包括“湘中竹编工艺抢救性保护及创新发展研究”等核心项目。
她提出的“非遗创新性转化”理论体系,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非遗创新性转化实践基地建设》(编号:231007606240720)中经过实践验证,其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湘中竹编等非遗项目的产品开发与课程体系建设中;专著《传统文化元素中的视觉传达与表现研究》成为设计教育领域的重要参考;研发的“竹编工艺品防虫处理装置”获发明专利1项;指导的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被合作企业高度认可,并投入生产。
服务社会,用设计传递“社会温度”
“设计当为民生赋能”是李洁坚守的理念。她带领学生团队完成多个横向项目,推动美育成果转化。与娄底“启福年”食品公司品牌合作的非遗食品包装设计获企业高度认可,包装的设计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商业的有机融合,并准备投入生产。
“李老师教会我们用设计传递社会温度。”毕业生张智艺感慨道。在她的指导下,学生团队多次参与“非遗进校园”等公益活动,相关作品也在省级设计类竞赛中屡获奖项。
从教十余载,李洁始终坚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她构建的美育浸润体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更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新路径,并通过扎实的班主任工作将育人落到实处。正如她常说:“真正的设计教育,是让传统文化在当代青年手中焕发新生。”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