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菁 丰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8 14:22: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菁菁 通讯员 丰义
9月16日至17日,湖南省直工会组织劳模和工匠服务团队,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禾库镇开展“劳模工匠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专场活动,为当地村民和省直单位驻村工作队带来温暖与关怀。活动聚焦健康帮扶、文艺惠民、产业振兴与乡村规划,以实际行动诠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与活力。
惠民义诊送健康,真情服务暖民心
在禾库镇卫生院和红安社区,来自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搭建起临时候诊区,吸引了周边大量闻讯赶来的群众。专家团队阵容强大,涵盖针灸推拿康复科、中医骨伤科、中医非药物治疗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阿婆,您这个膝盖疼有多久了?”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医师、湘直工匠培育对象朱伟俯下身轻声问道。他手指轻按在苗族阿婆的腕口细心诊脉,随后开具诊疗单。医疗团队根据诊疗单,现场为群众实施耳穴疗法与针灸。
除了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活动还免费向群众发放常用药品。工作人员根据医生处方,仔细核对,将药品递到村民手中,并一遍遍叮嘱用法用量。许多村民感慨道:“省里的专家能到我们这里来,免费看病还送药,真是太感谢了!”
惠民演出进乡村,精神文明添活力
在禾库镇红安社区广场上,湖南省歌舞剧院的文艺工作者搭起简易舞台,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演出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从悠扬的歌声到精湛的杂技,从幽默的相声到地道的花鼓戏,一个个精彩节目轮番登场。当《你要跳舞吗》的旋律响起,歌手主动走下舞台,亲切地牵起苗家阿婆阿爷的手,带动全场观众一同合唱舞动。这一刻,充分展现了文化亲民、艺术共享的生动场景,也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科技支农到田头,把脉开方促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16日下午,湖南省农科院的专家们马不停蹄地深入禾库镇的田间地头,开展实地调研和技术指导。
“快下来踩踩土!”省农科院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吊瓜子种植和水稻生长情况,因为土壤缺水问题,现场协调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问题。湖南省先进工作者聂军研究员提出“绿色瓜、优质稻、生态鸡”整体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建议。他解释道:“可以在吊瓜田、水稻田周边区域,使用绿肥代替除草剂,改善土壤土质,发展林下空间规模化生态养鸡,自然形成一条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这一前瞻性的建议让长期驻扎在村部的干部,受到了极大启发。“聂研究员的建议太及时了!为我们破解当前种植瓶颈、拓展增收渠道指明了方向,我们接下来要好好研究落实这个循环模式。”一位驻村干部兴奋地说。
规划赋能谋长远,绘就乡村新画卷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专家们结合禾库镇的民族文化特色、自然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需求,在保护传统村落风貌、优化功能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农旅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性的规划建议。
“乡村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体现乡村特点,保留田园风貌,留住乡愁记忆,同时又要满足现代生活需要,”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城市与乡村设计院院长李欢说,“针对这类型乡村,需要合理利用土地,建设村中支柱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建设家园。”
湖南省直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组织劳模工匠开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活动,是工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此次禾库镇专场活动,不仅是一次送医送药、送文艺和技术下乡的惠民行动,更是一次汇聚劳模工匠服务力量,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尝试。未来,湖南省直工会将持续发挥劳模工匠专业特长,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为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责编:李菁菁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