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8 07:11:09
(原载于《湖南日报》9月18日8版)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夏涛 周紫云 通讯员 杨博媛 郭飞
当晚风裹着溪水的温润,将侗族大歌的和声送向夜空;当水幕电影突然在湖面亮起,把黔阳古城的飞檐、高庙白陶的纹路投映在夜色里,台下近万名观众的欢呼声,瞬间与舞台上《跟着村歌去旅行》的歌声融成一片。
9月17日晚,怀化城区太平溪畔、鹤鸣洲头,天当幕布、地为舞台,“乐动五溪·歌行千年”村歌联唱在此热闹唱响。
作为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怀化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怀化市委宣传部、怀化市文旅广体局、省文化馆、鹤城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9月17日晚,“乐动五溪·歌行千年”村歌联唱热闹开唱。通讯员 摄
整场活动以“跟着村歌去旅行”为叙事主线,分为“怀化有歌”“三湘飞歌”“歌传四方”三大篇章,深度融合非遗元素的原生态基因,创新表达表演方式,充分展现怀化深厚绵长的“歌文化”底蕴,也勾勒出湖湘大地多元的文化风貌,更以村歌为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嘹亮乐章。
太平溪蜿蜒流淌,似一串流动的音符。在“怀化有歌”篇章中,原生态侗族大歌、苗族歌鼟、沅水号子以及辰河高腔、上河阳戏、麻阳花灯等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彩亮相,展现了非遗天籁与乡土新声的碰撞融合。
“侗族大歌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真是名不虚传;苗族歌鼟时而宛转悠扬、时而气势磅礴;还有那高亢的辰河高腔、豪放的沅水号子,慷慨激昂……”台下,音乐教师朱明敏听得如痴如醉。
9月17日晚,“乐动五溪·歌行千年”村歌联唱舞台流光溢彩。田敏 摄(湖南图片库)
在怀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汉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相融相生,创造出多姿多彩、瑰丽神秘的五溪民族文化。
不到潇湘岂有诗,来到怀化必有歌。怀化“歌文化”底蕴深厚,最早的歌是屈原在此创作的“楚辞”。在无伴奏、无指挥的情况下,形成最美和声的侗族大歌更是难得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演出通过老歌新唱、多语种创编等形式展现村歌新魅力,成功塑造了“怀化有歌”文化品牌。
本次活动还从全省14个市州遴选了优秀村歌作品、团队和表演者,邀请了国内知名村歌团队共同参演,共计约400名演职人员登台表演,为市民游客带来12个精彩节目。
“怀化人民很热情,怀化的村歌非常好听,大家通过歌声能感受到怀化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长沙参演歌手陈丰说,通过村歌会的形式,把怀化的非遗以及原生态的民歌带给更多的人,让大家知道怀化不仅山水美、人文美,还有这么好的民族音乐。
这个秋天,让村歌成为导航,让文化成为风景,让我们从福地怀化出发,相约湖南,畅游三湘四水,唱响神州大地。
责编:贺雨婷
一审:欧阳伶亚
二审:彭彭
三审:赵雨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