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 2025-09-17 19:44:32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7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羊咪米)9月17日上午10时,长沙市浏正街的一间老屋里,阳光透过木窗轻轻落在书桌一角。106岁的翁端容坐在藤椅上,笔尖在日记本上缓缓移动,偶尔停下思考,又继续往下写。
书桌最下层的抽屉里锁着老人多年的日记与账本,子女从没见过扉页后的内容,只知道这些“锁起来的时光”里,藏着一个四代同堂大家庭17位大学生的教育密码。
(翁端容和女儿成丽中用小黑板交流。高煜棋摄)
新闻时段不缺席,手抖仍记“天下事”
翁端容今年已经106岁高龄,虽然听力不好,每日16时至19时,都会准时坐在电视机前看新闻。听不清播报声,就盯着屏幕上的字幕,遇到在意的内容、感兴趣的新闻,都会把这些“天下事”和家里的日常,一起整理进日记。
“妈,今天买了3块钱的小白菜、15块的排骨……一共花了100块钱。”今天是采购菜品的日子,和母亲同住的小儿子成石坚凑近翁端容耳边大声说。老人听得很认真,慢慢从藤椅旁的布袋里摸出一本账簿,用笔写下一行小字——9月17日,买菜100元,石坚。
记账是老人坚持了几十年的习惯,家里所有收支都会记在专门的本子上。“我们都知道她记日记、记账,具体写了啥,从来没见过。”82岁的大女儿成丽中告诉记者,母亲的抽屉总挂着锁,相片簿、日记、重要证件都由她自己保管。
“就拿写日记来说,哪怕写得再慢,每天也雷打不动要记。”成丽中笑着说,母亲做事的恒心与“认真”也影响了家族里每一个晚辈。
与弟弟不同,成丽中喜欢用文字与母亲沟通,拿起书桌旁那面磨得光滑的“小黑板”,成丽中握着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工整写下“妈妈,身份证要拿来”。写完笑着向记者解释,“这黑板是我们特意给妈妈买的,你看她握起粉笔的样子,和当年在教室给学生写板书时一样。”
(翁端容正在写日记。高煜棋摄)
“先做人,再读书”家族出了17位大学生
“母亲很少说大道理,却用每天给孩子们查作业的坚持告诉我们读书要踏实,教我们做人要真诚,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们。”成丽中介绍,翁端容当了一辈子老师,无论是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一课是教“做人”,她不许子女撒谎,强调做人要真诚,读书做事都要踏踏实实。
这份“严格”养出了满门书香,翁端容的5个子女中有3人考上了大学;孙辈、重孙辈中又有14位大学生,多人成为人民教师。
翁端容爱学习的劲头同样潜移默化影响着晚辈,鼓励孩子们尝试新鲜事物,学习各种技能,82岁的大女儿成丽中一直保持着“爱折腾”的习惯——学走秀、跳民族舞、弹钢琴、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我这股爱学习的劲儿,都是跟我妈学的”。
(翁端容生活照。高煜棋摄)
责编:高煜棋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彭治国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