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更新|涉毒艺人,不能复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7 17:14:58

文案、出镜:张英

后期:廖思渝(实习)

近日有消息称,艺人苏永康将于10月初在浙江温州举办演唱会,因其曾有涉毒历史,有网友向温州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916日下午,记者从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市场管理处获悉,苏永康原定在浙江温州举办演唱会已确认取消。目前,大麦网已经下架相关演出。

很明显,这一次,资本误判了公众记忆从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演唱会特意选在中秋节,而且门票迅速售磬,显然主办方想用“节日情怀”和“票房数据”来模糊道德争议。但演唱会的迅速下架,不仅打了资本的脸,更印证了,在原则性问题面前,市场从来不是唯一的裁判。

或许会有人说,犯了错的艺人真就要一棒子打死,让他永无复出之日吗?这要看他犯的是什么错。苏永康是涉毒艺人,而“涉毒艺人不能复出”是一个明确的底线和红线。他们若是复出或活跃在网络平台,难免会向社会传递涉毒没问题、戒毒很容易,甚至涉毒后依然可以过得风光、体面、滋润严重不良导向。这不利于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建立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正确认知。

正如有网友说,“你的复出,伤害了缉毒民警的付出”“牺牲的缉毒警察能复活吗?那凭什么让涉毒艺人复出?”而且,三百六十行,难道只有在演艺圈才能重新正常生活吗?你可以工作,但不要出现在屏幕前。

苏永康2002年的案底在23年后仍然引爆舆论,这恰恰说明社会对毒品的零容忍态度从未改变。艺人作为公众人物,其行为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承担着引导社会价值观的责任。当我们允许涉毒艺人轻松重返聚光灯下,实则是向青少年传递“违法成本可控”的危险信号。

此次事件也应该成为行业整顿的契机。文化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劣迹艺人复出的审核标准,建立全国统一的演艺信用数据库;演出承办方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摒弃唯票房论的短视思维;票务平台则应完善内容审核机制,不能等到舆论发酵才匆忙下架。唯有形成法律、行业、市场、公众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才能彻底斩断劣迹艺人“割韭菜式”复出的利益链。

这个世界不会拒绝真心悔过者,但舞台永远不是赎罪的场所。涉毒艺人更该做的是投身禁毒宣传、参与社区服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弥补过错,而不是妄图站回聚光灯下收割粉丝经济。

责编:唐雨琪

一审:唐雨琪

二审:尹虹

三审:冒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