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军官诈骗“升级换代”,警方提醒切勿上当

项炜   三湘都市报   2025-09-17 13:39:45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7日讯(文/视频 全媒体记者 项炜 通讯员 邓昊雯)网络上结识的“军官”,看照片英姿飒爽、温文儒雅,还热情地带着你“赚大钱”,这等好事,你是否会心动?9月17日,记者从湖南湘江新区公安局获悉,一名被骗女子正欲将名下60万元定期存款和40万元理财资金转入骗子账户时,民警及时劝阻。

民警劝阻多时,成功保住100万元

“警官,这位女士像被诈骗了,麻烦核实一下。”9月10日,湖南湘江新区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辖区长沙银行科创支行报警,称储户王女士两天内连续多次取现,行为较异常,疑似遇到了诈骗。

接警后,反诈中心立即指派湖南湘江新区公安局麓谷派出所民警前往现场处置,民警龚泊玮、辅警田湘涛迅速联系受害人家属联合见面劝阻。

“我就是想开个店需要投资,没被骗,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在民警及其家属的提醒劝说下,王女士始终否认自己遭遇诈骗。

当民警让其提供相关凭证,佐证其说的话属实时,王女士却转移话题,见其不愿意吐露实情,民警将她带至反诈中心进一步劝导。

劝阻多时,在取得王女士同意后,反诈中心民警检查其手机,发现在一App内有诸多涉及投资理财的聊天记录。

“类似情况我们见过很多,都是打着‘赚大钱’的名义骗钱。”民警结合现实案例给王女士逐步分析,经过苦口婆心地劝阻,王女士这才向民警提供了另外一部藏起来的手机。

经核实,王女士此前在网上结识了一位自称是某部队“军官”的男子,经过多天的聊天,相熟之后对方称有“投资内幕”,收益十分可观,并邀请王女士进行投资。

所幸银行报警及时、民警劝阻到位,在王女士即将转账之前,保住了她的100万元积蓄。

“不贪利、不轻信”就不会中招

民警介绍,冒充军官是近期打击的较为活跃的诈骗方式,诈骗分子会伪造身份,打造可靠人设,在社交平台上广泛撒网,主动添加受害人好友,通过发送军装照片,聊“部队日常”等方式,利用大众对军官的信任建立好感,降低受害人警惕心,为后续实施诈骗铺垫。

当然,较为重要的还有“撒钩子”,以各种理由让受害者帮忙“代投”,看似是自己“不便操作”,实则借此机会让受害人看到“盈利记录”,误以为真的有“稳赚不赔”的渠道,一步步激发受害人的投资欲望。

随后,就是抛出“甜头”。在受害人前期进行小额投资后,再一步步提出扩大本金,用“投得越多赚更多”的思维,抓住受害人想多赚钱的心理,多数受害人在看到前期盈利后,已对此事深信不疑,即便对方提出“现金交易”,也不会深究,而现金交易又会避开转账记录追踪,降低诈骗分子暴露的风险。等钱到手后,诈骗分子多会立刻失联。

湖南湘江新区公安局政工室民警邓昊雯介绍,前几年也曾有过冒充军官的诈骗案例,当时多以受害人“涉及犯罪”需打保证金为由,利用中老年人老实本分,担心“影响子女”的心理,来达到诈骗目的。

几年时间过去,现在的诈骗手段多数演化成“帅气军官”在线“求姻缘”,诈骗对象也由中老年人转变为了单身女性。

龚泊玮提醒:“不管诈骗手段怎么变,只要守住‘不贪利、不轻信’的底线,就不会中招!”

责编:项炜

一审:项炜

二审:黄娟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