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7 10:44:59
秦汉月
近日,首届“新古史辨与华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岳麓大学城千府国际举行。
此前,《西方历来是东方的拙劣模仿者》一文经官方媒体转发引起广泛讨论,文章直指“西方中心论”世界史叙事的局限。本次研讨会围绕“重写世界史”核心主题,以“辨源流、辨真伪、辨范式”的新古史辨精神,系统探寻中西合璧“新世界史”的学术源流。
中南大学黄石教授指出,西方学界基于中性理论和古DNA构建的“出非洲说”叙事存在内在矛盾,实则为“文明西来说”披上“科学外衣”,本质是一种“思想殖民”;而“出东亚说”与“遗传多样性上限理论”通过多维度实证驳斥其谬误,为中华文明起源史与全球文明叙事提供了科学支撑,这场学术突破不仅是生物学与分子进化论领域的革命,更将推动文明史书写方式的根本变革。
浙江金华山文化研究院院长施怀德主张“破西方范式迷思,立东方文明新论”,以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实证为根基,构建“稻作(天)·聚落(地)·礼制(人)”三才互构的“东方文明范式论”,并提出10000年前的上山文化(中华阴阳二元观念萌发期)与8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为中华文明首个“轴心时代”,打破了西方“青铜-文字-城市”文明起源标准的垄断。
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敬东依托近四十年湖南地区的突破性考古发现,构建起伏羲文化南方起源的完整证据链。湖南高庙遗址出土的白陶上,八角星纹象征宇宙秩序、凤鸟、獠牙兽面符号关联图腾崇拜,这些纹饰与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的伏羲女娲图、马王堆汉墓帛画伏羲女娲造像形成清晰的符号传承序列,直接印证南方是伏羲信仰的发源地。
大同思想网总编枕戈提出以“炎黄大战”的视野来重新解释世界历史,认为这场发端于环洞庭湖地区的上古战争,既是《史记》中华夏史的开端,也是理解世界历史的重要开端事件,农耕族和游牧族为争夺生存空间而爆发世界性大战;之后,人类文明和族群从中国南方“溢出”至两河、地中海地区,形成“中国-两河-地中海”的平行发展天下,每个“天下”均包含“华夏-戎狄”(农耕-游牧)的阴阳互动模式,这一观点修正了黑格尔从东往西的“自由主导线性世界历史”的局限。
责编:王相辉
一审:张颖琳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