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7 10:22:31
周慧虹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AI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便捷度与工作时效。然而,不少人将AI应用简化为“输入任务——提出要求——一键生成”的流水操作,就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比如,有的单位“用AI写工作总结,靠数据编民生案例”;有些项目,甚至调研团还没出发,几千字的调研报告在AI“帮助”下就已完成。凡此情形,使得曾经的“纸来纸往”变为时下的“指来指往”,相关工作尽管“看起来很美”,事实上根本经不起推敲。
因过度倚重AI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使得一些本该发现问题的调研沦为“打卡式”走过场,使得一些需要结合实际确定的工作方案异化为AI提供的“标准答案”。
AI技术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大家必须认识到,AI可以作为日常“帮手”,可不管怎么说,要“帮”得“有度”,因为AI在整体上仍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智能思维和工作能力。
让AI为更好开展基层工作“添力”而不是“添乱”,相关工作人员还需不断提高自身数字素养,切实强化责任意识。一方面,要正确认识AI技术,把它当成赋能提效的工具和手段,做到能够根据工作需要,科学、合理、熟练地运用AI;另一方面,应坚持扑下身子、认真对待工作,该调研时扎实调研,面对现实难题要实事求是、群策群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确保每一份材料、每一项决策都基于对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经得起时间与实践的检验,进而赢得百姓点赞。
无论时代怎么发展、技术如何进步,求真务实始终是履职为民的生命线。在此意义上,再精美的AI外衣,也代替不了用脚步丈量民情。只有心怀敬畏、脚底沾泥,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才不会在AI中迷失,才能以真抓实干交上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治市分行)
责编:孙乾丰
一审:孙乾丰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