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如兰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6 23:25:0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如兰
长沙城市公共设施足够便利与友好吗?9月16日,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残疾人代表及省残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长沙街头,共同参与无障碍设施体验日活动,实地感受5年来我省无障碍建设成果,并查找不足,进一步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记者跟随几位肢体、视力及听力残疾“体验官”,开展一场特殊的“测评”,丈量从医院、地铁到景区的“无障碍”之路。
视力残疾人士吴声湄使用盲杖在盲道行走。洪志 摄
从“茫然”到“一目了然”
上午9时,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部人流如织。驾驶电动轮椅的肢体残疾人士殷正林、金今顺,从门诊大楼前宽敞平缓的无障碍坡道一路驶入大厅。“起点顺,心情就顺了一半。”二人笑道。
门诊大厅入口的无障碍智能服务桩大屏上,医院附近出行指引、就诊无障碍地图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便利。一级视力残疾的吴声湄伸手触摸刻有盲文的按键,选择一键求助功能,一位志愿者迅速上前对接并提供全程陪伴就诊,让吴声湄顿觉“安全感满满”:“盲人遇到高度相近的引导人,抓着引导人的手肘部位,是最有安全感的。”
真正的考验在门诊大厅。嘈杂的环境对听力残疾人士徐志来说是巨大的困扰,他必须紧盯导诊屏和导诊人员口型。在大厅内的综合无障碍服务中心,一键求助、信息查询、在线手语服务、助视器、无障碍备用辅具箱等一站式配套设施,让徐志松了口气。
在固定无障碍服务终端与手语老师交流后,他在老师提示下,掏出手机扫描二维码,随即获得了一对一的移动式手语服务。
听力残疾人士徐志(左一)在省妇幼门诊大厅用固定无障碍服务终端与手语老师交流。洪志 摄
“我从前不敢去医院看病。进入没去过的医院,总是很茫然。”靠手机打字辅助,徐志向记者坦言他的痛点。
“但今天,和手语老师交流很顺畅,哪里挂号、诊室在几楼、怎么取药一目了然。”体验手语导诊后,他毫不吝啬地向屏幕里的手语老师比出一个大拇指。
告别医院,考验升级。城市商业中心如同复杂的迷宫。好在一路上,盲道、缓坡、红绿灯提示音,一个个温暖友好的细节帮助大家一路畅行。
当轮椅行至坡子街与黄兴路步行街交汇处,金今顺熟练地拨打升降桩上的联系电话,告知工作人员通行需求。很快,工作人员远程操作降下升降桩,轮椅顺利通行。
肢体残疾人士金今顺(前)、殷正林(后)操作轮椅通过街头升降桩。 洪志 摄
在步行街,吴声湄用盲杖和脚底感受不锈钢盲道后,蹲下身子,触摸盲道条表面并提出建议:“人流量大的路口,部分盲道条表面凸起有磨损,建议及时更换。”
进入地铁站,就像进了“保险箱”
行至五一广场地铁2号线,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一路绿灯,不仅有无障碍电梯带领轮椅直上直下,上下地铁时还有工作人员在站台和地铁车厢间放置连接板,帮助轮椅滚轮顺利进出车厢。
“进入地铁站,我就像进了‘保险箱’,全程有人‘护送’,比在哪里都安全。”吴声湄俏皮地说。视野极窄的她曾经只敢在家附近活动,熟练使用盲杖后,她渐渐拓宽活动范围,发现公共交通站的盲文指引越来越完善。如今,搭乘地铁、高铁成为她的“家常便饭”。
来到橘子洲头景区,殷正林、金今顺操作轮椅穿过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开辟的绿色通道,自由“驰骋”在贯穿景区主线的无障碍通道上。江风拂面,美景尽收眼底。
最让人称赞的是景区内的无障碍卫生间。宽敞的空间、齐全的扶手、低位洗手池,贴心的细节恰到好处。“卫生间的方便与否,决定我们敢不敢出门、能出门多久。”金今顺的话,道出无数肢残人士心声。
38年前,一场车祸让金今顺双腿残疾,但她从未放弃游览美景的权利。“作为长沙市民,每年我都要来几次橘子洲头,这里对‘轮椅族’太友好了。”金今顺笑着说。
省残联维权部部长阳庆云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改造城市道路无障碍千余条,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通道、厕所、车位全覆盖;累计为7.2万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更新老旧小区1.6万余个、绿色完整居住社区805个,均配建盲道、坡道等设施,惠及超百万居民。
今年7月底,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南省无障碍环境建设若干规定》,即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湖南残疾人友好型省份建设迈出新的重要一步。
参加体验日活动的省政协常委、社法委主任范运田表示,将持续关注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大民主监督、深入协商议政,让更多残疾人享受无障碍建设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马如兰
一审:马如兰
二审:李茁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