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认识国家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的“四梁八柱”∣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6 19:21:15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通讯员 周小尧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正式开启,这也是2014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连续12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联合省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和技术处,将重点围绕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电信网络诈骗、人工智能安全等主题,以通俗易懂、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并集中展现我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9月15日,湖南省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晗 摄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我国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

近年来,我国坚持法治先行,加快推进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制定完善网络安全相关战略规划、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相继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党内法规,颁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等纲领性文件,制定《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政策文件印发《关于加强国家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进行统一技术归口,制定发布400余项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主导和参与的国际标准项目数达60余项,基本构建起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

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设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专门章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建立以国家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部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为主体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综合保护责任体系;《信息安全技术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是我国制定发布的首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国家标准,为运营者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工作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和应急处置能力方面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发布,为各级部门制定相应级别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提供指导;2025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以规范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减少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网络安全、网络数据安全、信息安全事件等进行分类分级,提出健全自上而下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我国持续深化网络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应急响应机制、健全跨部门协同联动流程等全面提升网络安全事件应对效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立法进程不断提速《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先后出台和实施,对数据分类分级、重要数据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审查、跨境数据流动、数据交易管理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层级的细化规定,初步形成我国数据安全治理领域的法律法规框架。

规范新技术应用健康有序发展方面我国坚持人工智能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出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等规章制度,坚持伦理先行、敏捷治理,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服务的透明度以及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那么,湖南是如何构建网络安全“四梁八柱”的呢?

省委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坚持顶层设计先行,率先探索网络安全制度创新:制定《湖南省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出台全国首部统筹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地方性法规《湖南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条例》,编制全国首个规范网络安全审查、识别重要信息系统的地方标准,形成“法规+细则+标准”的多层次制度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网信》杂志、省委网信办)

责编:黄晗

一审:黄晗

二审:李茁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