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 吴昳雯 罗帮祥 郴州日报 2025-09-16 10:58:26
“此次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更在心态调整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使我顺利完成了从军人到地方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参加完2025年郴州市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后,退役士兵陈振华感慨颇深。这番肺腑之言,正是郴州市扎实推动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郴州市始终紧扣“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这一目标,以“四高”为着力点,全面提升退役军人安置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力助推广大退役军人实现从部队到地方的平稳过渡。
高位推动 安置跑出“加速度”
郴州市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构建了“周调度、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责任闭环。2025年,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置工作,市委书记和市长听取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审核安置方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相关业务部门,对重点难点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会商解决。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我市于9月8日提前全面完成年度退役军人安置任务,完成速度在全省位居前列。
高标准落实 阳光安置“零折扣”
郴州市坚决维护安置政策的严肃性,不设额外门槛、不退档案,全面落实“阳光安置”原则,严格执行“按分排序、按序选岗”制度。突出“服役时间越长、贡献越大,安置越好”的导向,市本级每年统筹安置部分退役士兵,既缓解基层压力,又提升安置质量。各县市区加强统筹协调,杜绝将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乡镇的做法,确保贡献突出的退役士兵获得更优安置。数据显示,全市退役士兵安置到城区单位的比例从2019年的29.3%提升至73.6%,宜章县更是连续4年实现退役士兵100%安置到县直事业单位。
高点定位,人岗相适“精匹配”
面对编制紧张的现状,郴州市积极挖掘安置潜力,拓宽安置渠道,确保提供的编制数量始终大于任务需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与相关单位紧密合作,根据退役军人的个人特点和意愿,精准匹配岗位。2025年,全市为9名转业军官提供了17个参公以上岗位,为192名退役士兵提供了216个事业编制和64个中、省、市属国企岗位选择。我市管理岗和专技岗的安置比例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有力推动了人岗相适、人尽其才。
高效服务 闭环管理“暖兵心”
从适应性培训到保险转移、家属随调、子女入学,郴州市全面实现了移交安置的“一站式”服务。针对退役军人从“战场”到“职场”的转型需求,多年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多部门精心举办了高规格的适应性培训,涵盖政治理论、依法行政、舆情应对等五大核心课程,注重作风和学风的培养,为参训人员提供专业支持,助力其快速转型。同时,该局构建了“受理—安置—回访—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全程跟踪安置对象的待遇落实和岗位表现,持续优化服务,确保退役军人“安置放心、工作安心、生活暖心”。
责编:张思齐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郴州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