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祉含 郴州日报 2025-09-16 10:55:55
近日,郴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以全新面貌迎接“湘超”赛事的到来。这座陪伴郴州市民十二年的地标性建筑,历经系统性修缮后焕发新生——墙面焕然一新、灯光系统升级、电子大屏修复,以最佳状态迎接体育盛会。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维护是一个普遍性课题。即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场馆的可持续运营,避免“赛事间歇性休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命题。郴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的此次修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契机:公共场馆如何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情况下,实现自我造血、良性发展?
多元化运营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国内成功案例表明,体育场馆需要从单一赛事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长沙贺龙体育中心通过引入商业演出、会展活动、体育培训等多元业态,有效提升了场馆的使用率;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将户外广场改造为市民健身空间,实现场馆资源与市民日常需求的深度结合。这些经验值得借鉴,郴州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设施条件,完全具备开发多元运营模式的潜力。
长效维护机制的建立同样重要。相比一次性大修,建立定期检测、分级维护、及时更新的长效机制更为经济有效。我们可以采用“日常维护+年度检修+中期更新”的三级维护体系,有效延长场馆的使用寿命,降低大规模维修的频率和成本。这种预防性维护理念,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场馆管理中参考。
惠民开放与专业运营的平衡也是可持续运营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体育场馆作为公共资源,应当向市民提供优惠甚至免费的健身时段;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部分时段的商业化运营,反哺场馆维护成本。这种以商养馆、以馆惠民的模式,正在成为大型公共场馆运营的主流选择。
此次大修为体育场未来的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期待郴州市体育中心以此为新起点,探索出实现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编:张思齐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郴州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