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6 10:25:4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6日讯(通讯员 何佳峻 )近日,张家界市永定区人民法院教字垭人民法庭启动“荷香议事团”机制,联合永定区人民检察院、司法局以及村委会成功调解一起涉农民工讨薪案件,让被拖欠的工资从“纸上权利”变成了“真金白银”,生动诠释了“止诉息争”的司法温度。
杨某、覃某、王某等人受雇于李某、吴某二人,为其在永定区枫香岗乡玉皇洞拆除羊肚菌种植大棚。李某、吴某二人曾承诺完工后支付工资,辛苦劳作完成后,工资却迟迟不见踪影。多次催讨均无果后,无奈之下,杨某、覃某、王某等人向永定区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并向永定区法院教字垭法庭提起诉讼。
法院立案后,迅速向李某、吴某等人送达开庭传票。然而,眼看开庭在即,文书却始终未能成功送达。就在法院准备延期审理时,转机出现——李某的弟弟主动来到法院。原来,他收到了姐姐的开庭传票,得知了欠薪一事。他表示,欠工人工资确实不应该,经过和家人商量,他愿意立即按欠条数额支付工资,并请工人们带着欠条前来领钱。

承办法官立即联系杨某、覃某、王某等人。本以为事情将顺利解决,不料新的矛盾浮现:杨某、覃某、王某等人除了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外,还提出需承担律师费、差旅费、伙食费等额外费用。此言一出,李某弟弟的态度急转直下:“我本来是来‘捡账’(结清旧账)的,他们要是这样,我也就不付了!”调解瞬间陷入了僵局。
面对僵局,承办法官沉着应对。他们先安抚住情绪激动的李某弟弟,承诺由法院与杨某、覃某、王某等人沟通协商,并约定次日再调解。随后又立即与杨某、覃某、王某等人及其法律援助律师联系,耐心解释:此案系法律援助,并无律师费产生;同时强调,当前首要目标是让工人尽快、足额拿到血汗钱。与此同时,法院也积极与检察院、司法局、李某弟弟所在村委会的“荷香议事团”成员联系,准备启动多方联动调解机制。
次日,在教字垭法庭,一场由法院主导,检察院、司法所共同参与的联合调解拉开帷幕。承办法官采用“分头沟通、情理法并重”的方式:一方面向杨某、覃某、王某等人释法明理,说明诉讼成本分担的原则,引导其聚焦核心诉求——拿回工资;另一方面,也劝导李某弟弟冷静下来,理解工人追讨欠薪的艰辛与不易。经过多方耐心细致、情理法并重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共识:杨某、覃某、王某等人放弃追索额外费用,仅要求被告支付被拖欠的全部工资及本案诉讼费。李某弟弟则爽快承诺,只要工人持欠条到场,现场立即转账支付工资!
方案既定,行动迅速。承办法官利用线上系统,高效完成了身在外地的李某、吴某二人对调解协议的远程签名、捺印确认。与此同时,在调解室内,随着手机提示音接连响起,李某弟弟通过现场转账,将拖欠的工资一一支付给了杨某、覃某、王某等人。终于等来了到账通知,工人们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拖欠工人工资是不对的,作为老板就应该在第一时间结清!”调解结束后,李某弟弟诚恳地表示。拿到工资的工人们更是难掩激动:“感谢法院、检察院!要不是你们及时出手,我们这工资还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才能拿到。现在钱到账了,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教字垭法庭“荷香议事团”践行“枫桥经验”,彻底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体现,也是永定区法检司三家司法机构深化协作、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缩影。通过“支持起诉+联动调解”的模式,不仅高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责编:上官智慧
一审:上官智慧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