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於清 孙茜 张斯妮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4 12:56:28
文/刘於清 孙茜 张斯妮
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征程中,如何将思政教育的“盐”溶入专业教育的“汤”,是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革命老区,立足老区底色,用好行业特色,以“红蓝融合”,引领价值塑造,深化专业赋能,通过“红蓝融合”的育人模式,打造出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思政”品牌,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让思政教育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彰显思政教育的育人特色。
用好“红蓝”资源,建强育人“大阵地”。“红”是新中国底色、老区亮色,张家界市作为著名革命老区,曾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永定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桑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等红色遗迹,在省内外享有盛誉。“蓝”是行业特色、学校本色。航空类院校具有浓厚的航空文化底蕴,学校发展的校史,就是一部与新中国航空、国防事业发展命运相随的历史,也是一段宣扬航空、国防文化的历史,为新时代航空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本源性优质资源。为用好“红蓝”资源,建好协同育人阵地,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聚力打造一批以“一馆(校史馆)一廊(党史军史长廊)一室(思政工作室)一场(航空文化广场)一区(陆海空军退役武器陈列区)”为依托的理想信念教育主阵地;以张家界市红色文化场馆为依托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专题活动和实践教学活动。以校级“思政云”平台为依托的线上思政教育主阵地,打通思政学习最后一公里,以达到“春风化雨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载体丰富、时空拓展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并形成示范辐射效应。
用好“红蓝”资源,打造育人“大课堂”。着眼于“学思践悟行”五个维度,通过构建思政主课堂(理论讲授)、专业小课堂(课程思政)、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思政云课堂(线上课堂)“四位一体”的大课堂体系。一是建强思政课课程群,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二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三是善用社会大课堂,深化实践教学课程化、体系化、信息化建设;四是建设校级“思政云”平台,促进“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突破“大思政课”教学时空限制。通过协同育人思政大课堂体系建设,做到融“理论讲授、参观体验、现场教学、动手实践、志愿服务”等融为一体不同课堂形式的有效结合,对传统课堂体系教师“一言堂”式的单向体系进行重组,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切实增强了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
用好“红蓝”资源,培养育人“大体系”。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红蓝”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全链条。一是深入挖掘红色航空文化,融入课程体系。红色航空文化的内涵、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航空院校通过挖掘红色航空文化育人元素,所留存的航空遗址、保存的航空物态文化、内存的航空精神之魂,是新时代航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极为宝贵、亟需开发的本源性优质资源。航空院校本身具有行业背景,具有航空文化底蕴。在用好行业资源的同时,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充分用好区域内具有航空背景的“三线建设遗址”,将蕴含的航空文化元素融入到校园文化育人实践、思政课教学、日常思政教育中。推动航空院校航空文化育人的功能开发,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二是围绕“红蓝”文化资源,兼顾教材体系、教学体系、需求体系和供给体系的现状,挖掘教学资源。一方面,广泛整合经典理论、红色场馆、老区故事、英雄模范等红色资源,助力铸魂育人。另一方面,巧妙融入航空文化,航空精神等资源,实现精准滴灌,构建起“现实+虚拟”“校内+校外”的多维度、立体化资源体系和课堂体系。
用好“红蓝”资源,构建育人“大平台”。其一,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绘就思政育人“同心圆”。学校作为省航空知识科普基地和张家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凭借丰富的教学和实践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文化引领作用,积极推动航空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有效提升了办学影响力。为了使当地中小学生加深对航空文化了解,学校积极参与张家界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发挥学校航空科普基地作用,每年接待中小学生2000余人来校研学,大批学生从事兼职讲解员,传播航空文化,弘扬工匠精神,提升了综合素养。其二,校内建校史馆,设青马社团,办思政微信公众号,以青马社团为主体的“张航青年说”实践教学品牌,在校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校外建实践基地,访航空企业,做专项调研,重社会实践,坚定学生航空报国理想。
大思政育人品牌构建以来,育人成效显著。思政课满意率由2020年的85%提升至96.6%,学生屡获竞赛佳绩,学生在全省大学生思政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0余次。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银奖、铜奖多项,202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0.58%,年底提升至96.66%,高于全省平均。航空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就业比例超过60%,一大批毕业生在全国航空企业成长为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军士生向亮被评为“湖南好人”。
紧紧围绕地域、行业两个特色做文章,是行业类院校思政育人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用“思政红”+“航空蓝”锻造大思政育人品牌,有效解决了行业类院校教育内容同一,育人特色不鲜明的问题,有利于形成特色思政育人品牌和具有特色优势的教学体系,为同类院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范本。
责编:田育才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